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地形对杉木林土壤酚酸物质含量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
文献摘要:
地形是影响土壤酸酸类物质含量及微生物结构组成的主要因子之一,研究酚酸物质在不同地形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揭示不同地形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潜在调控机制.以往研究主要集中于地形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而关于地形对土壤酚酸物质累积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间相互影响的研究鲜有报道.以福建省南平市100 a年生杉木林为研究对象,测定西南坡地、西北坡地、山凹地和山洼地上酚酸物质含量和土壤理化性质,并结合16S和ITS技术分析不同地形中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不同地形土壤酚酸物质含量大小规律总体表现为西北坡地>西南坡地>山凹地>山洼地;随着土层深度加深,酚酸物质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2)西南坡地细菌放线菌纲相对丰度较高,山凹地真菌粪壳菌纲相对丰度较高;随土层深度加深,微生物相对丰度总体上呈降低趋势.(3)高浓度酚酸物质对细菌类浮霉菌纲和α-变形杆菌纲相对丰度起促进作用,而对放线菌纲和 β-变形菌纲相对丰度起抑制作用;低浓度酚酸物质条件下真菌类粪壳菌纲和座囊菌纲相对丰度较高,而伞菌纲和定耳银纲相对丰度较低.(4)不同地形条件下,细菌群落结构表现较为分散,而真菌群落结构表现较为集中;土壤总孔隙度、土壤容重、水杨酸戊酯、有机质和阿魏酸对细菌群落影响显著,而全磷对真菌群落影响显著.不同地形导致土壤酚酸物质含量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改变,酚酸物质对微生物具有双重作用,高浓度酚酸物质促进细菌菌类生长,而低浓度则会抑制真菌类生长.研究结果揭示土壤酚酸物质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可为实现杉木林的长期生产力维持提供参考.
文献关键词:
杉木林;地形;土壤理化性质;酚酸物质;微生物群落
作者姓名:
伍丽华;康述海;陈爱玲;杨秋菊;曹光球
作者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 林学院,福州 350002;福建省王台林业站,福建 南平 353000;国家林业和草原杉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州 350002;林木逆境生理生态及分子生物学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州 35000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伍丽华;康述海;陈爱玲;杨秋菊;曹光球-.地形对杉木林土壤酚酸物质含量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J].山地学报,2022(02):205-219
A类:
B类:
杉木林,酚酸物质,结构影响,酸酸,酸类,类物质,微生物结构,结构组成,不同地形,下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调控机制,福建省南平市,定西,南坡,坡地,北坡,山凹,凹地,山洼,洼地,土壤理化性质,16S,ITS,中土,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土层深度,放线菌纲,相对丰度,粪壳菌纲,霉菌,变形杆菌,物质条件,真菌类,座囊菌纲,伞菌,地形条件,细菌群落结构,结构表现,总孔隙度,土壤容重,水杨酸,戊酯,有机质,阿魏酸,全磷,双重作用,抑制真菌
AB值:
0.20736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