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石油污染土壤的堆肥修复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文献摘要:
利用自然堆肥、表面活性剂强化堆肥和复合菌群强化堆肥三种方式进行了石油污染土壤的堆肥修复,比较堆肥效果,利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了堆肥过程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探讨了不同堆肥方式中烃降解规律与菌群组成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种强化堆肥均能有效降解土壤中石油烃,其中添加了鼠李糖脂的堆体烃降解率可达88%.不同堆肥方式烃降解规律的不同是由优势烃降解菌群的不同导致的,自然堆肥中Rhodococcus sp.作为主要的烃降解功能微生物发挥主要作用;表面活化剂强化堆肥中Pseudomonas sp.和Flavobacterium sp.是主要的烃降解功能微生物;复合菌群强化堆肥中Pseudomonas sp.和Bacillus sp.是主要的烃降解功能微生物.
文献关键词:
堆肥;高通量测序;石油烃降解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汪洋;赵雪娇;姚健
作者机构:
广州南方学院,广东广州51097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汪洋;赵雪娇;姚健-.石油污染土壤的堆肥修复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J].绿色科技,2022(16):72-78
A类:
B类:
石油污染土壤,群落结构分析,表面活性剂,复合菌群,堆肥效果,16s,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堆肥过程,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不同堆肥,堆肥方式,降解规律,菌群组成,中石油,鼠李糖脂,堆体,降解率,同是,降解菌群,Rhodococcus,sp,功能微生物,表面活化,活化剂,Pseudomonas,Flavobacterium,Bacillus,石油烃降解
AB值:
0.276132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