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腹针联合温针灸治疗老年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的效果
文献摘要:
目的 分析老年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采用腹针联合温针灸治疗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纳入120例老年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采用常规干预+腹针联合温针灸治疗,均连续治疗4w.于治疗前、治疗4w时评估两组下肢肌张力(Ashworth量表)、下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下肢痉挛程度〔痉挛指数(CSI)〕、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对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结果 两组治疗4 w时Ashworth量表分级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 w时,两组Fugl-Meyer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CS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4 w时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腹针联合温针灸可促进老年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未发生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文献关键词:
脑卒中;痉挛性瘫痪;下肢;腹针;温针灸;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一斯;张天津;矫翠翠;徐萍
作者机构:
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南院区,山东 青岛 26603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一斯;张天津;矫翠翠;徐萍-.腹针联合温针灸治疗老年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的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05):1068-1071
A类:
B类:
腹针,温针灸,针灸治疗,老年脑卒中,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常规干预,4w,时评,下肢肌张力,Ashworth,下肢运动功能,Fugl,Meyer,痉挛程度,CSI,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运动功能恢复
AB值:
0.13480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