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肿瘤类器官诊治平台的质量控制标准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
文献摘要:
近年来,类器官技术的发展为开发新的、更接近真实病理生理学状态的人类癌症模型开辟了新途径.源自患者的肿瘤类器官保留了原始肿瘤的组织病理学特征、遗传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等表型,不仅可作为识别和测试新型抗癌药物的优良模型,也可通过肿瘤类器官的药物敏感性检测反馈患者的临床反应,为肿瘤患者的个体化精准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然而,与传统的组织样本库相比,活体类器官生物库的建立需要更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更高水平的技术标准.随着类器官研究的不断深入,肿瘤类器官已广泛覆盖多种实体瘤,类器官技术亦在2017年被评为生命科学领域年度技术,但国内对肿瘤类器官构建、鉴定及药物敏感性检测尚无质量控制标准,同时亦缺乏肿瘤类器官用于精准治疗的专家共识.因此,根据全球范围内多个团队基于患者来源的肿瘤类器官的药物敏感性检测在肿瘤精准治疗中已发表的研究数据,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分泌专业委员会针对肿瘤类器官药物敏感性检测的临床应用与质量控制制订了《肿瘤类器官诊治平台的质量控制标准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希望通过本共识,提高中国临床工作者及医学研究者对于类器官药物敏感性检测的认识,规范类器官诊治平台的质量控制,指导类器官药物敏感性检测在国内肿瘤精准治疗方案选择中的临床应用.本共识将根据未来开展的基于类器官的各项研究成果定期更新.
文献关键词:
类器官;诊治平台;质量控制;共识;肿瘤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分泌专业委员会
作者机构: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分泌专业委员会-.肿瘤类器官诊治平台的质量控制标准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J].中国癌症杂志,2022(07):657-668
A类:
诊治平台
B类:
肿瘤类器官,质量控制标准,中国专家共识,开发新,病理生理学,类癌,器官保留,组织病理学特征,遗传特征,分子生物学特征,抗癌药物,药物敏感性,敏感性检测,测反,临床反应,肿瘤患者,样本库,活体,体类,官生,更高水平,实体瘤,被评,评为,生命科学领域,患者来源,肿瘤精准治疗,研究数据,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肿瘤内,临床工作,医学研究,方案选择
AB值:
0.19632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