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PICC相关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1月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PICC置管VLBWI.回顾性分析VLBWI的临床资料,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以发生CRBSI者为病例组,未发生CRBSI者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CRBSI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有61例PICC置管VLBWI发生CRBSI,总置管时间26521 d,CRBSI发病率为2.3‰.VLBWI发生CRBSI的感染病原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23.0%)、肺炎克雷伯菌(19.7%)、黏质沙雷菌(14.8%).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出生体质量<1000 g(OR=2.254)、机械通气(OR=2.168)、置管时日龄≤7 d(OR=2.534)、PICC留置时间≥21 d(OR=2.200)是VLBWI发生CRBSI的独立危险因素,一次穿刺成功(OR=0.378)是保护性因素.结论 对于VLBWI,尤其是出生体质量<1000 g的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尽可能避免出生后早期置管及置管时反复穿刺,并尽可能缩短PICC留置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对于预防CRBSI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PICC;危险因素
作者姓名:
华敏敏;夏磊;肖晴;姚小静;徐发林
作者机构: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河南 郑州 450052
引用格式:
[1]华敏敏;夏磊;肖晴;姚小静;徐发林-.极低出生体质量儿PICC相关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22(04):384-388
A类:
B类: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VLBWI,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郑州大学,月入,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病例对照研究,logistic,置管时间,感染病原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黏质沙雷菌,时日,日龄,留置时间,一次穿刺成功,保护性因素,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出生后,管及,机械通气时间
AB值:
0.1729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