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厢式电梯通风方式对咳嗽飞沫核扩散的影响及风险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探讨不同通风方式对轿厢式电梯内人员咳嗽飞沫核扩散的影响.方法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气固两相流原理,采用Realizable k-ε紊流模型和颗粒轨道模型研究轿厢式电梯内人员咳嗽产生的飞沫核在10 s内的扩散过程,比较三种电梯顶部送风(后部、两侧以及四角通风方式)下的气流速度变化、飞沫核扩散特征以及浓度分布,分析人员风险.结果 10 s内,后部及两侧通风情况下,气流速度旋涡数逐渐减少,四角逐渐增加;后部通风时飞沫核随气流呈现倒"S"型轨迹运动,两侧通风时飞沫核随气流上下运动,四角通风则呈现"C"型轨迹.经过10 s,通风量的增加可以快速将飞沫核浓度减少90%.结论 飞沫释放者对立面为接触携带病菌飞沫核的高风险区.四角通风能够快速稀释整体飞沫核浓度,但飞沫释放者斜对立面人员在该方式下感染风险增加,在增加通风量的同时,还应考虑通风位置,降低人员感染风险.
文献关键词:
通风;电梯;咳嗽飞沫核;气溶胶;扩散;风险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作者姓名:
梅丹;王晨霞;李佳倩;幸福堂
作者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81
引用格式:
[1]梅丹;王晨霞;李佳倩;幸福堂-.厢式电梯通风方式对咳嗽飞沫核扩散的影响及风险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22(01):8-14
A类:
咳嗽飞沫核,释放者
B类:
厢式,电梯,通风方式,核扩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疫情背景下,轿厢,内人,计算流体力学,气固两相流,Realizable,紊流模型,扩散过程,送风,后部,四角,气流速度,速度变化,扩散特征,浓度分布,人员风险,通风情况,旋涡,角逐,流上,下运,通风量,速将,对立面,带病,高风险区,风能,面人,感染风险,气溶胶
AB值:
0.276802
相似文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儿童定点医院管理经验分享
周建国;范巧玲;陆春梅;许普;闫钢风;淳于凌峰;刘亚尊;陈轶维;卢燕鸣;张婷;俞蕙;王立波;许姜姜;周文浩-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上海 201102;上海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上海 200062;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重症医学科,上海 201102;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院长办公室,上海 20110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儿科,上海200071;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内科,上海 20012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儿科,上海 20111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消化感染科,上海200062;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科,上海 201102;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呼吸科,上海 20110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上海 200062
2019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吕莹;袁伟;施冬玲;廖怡馨;李颖川;钟鸣;李锋;毛恩强;沈银忠;徐金富;宋元林;胡必杰;张文宏;凌云-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中西医结合科,上海 201508;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重症肝病科,上海 201508;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感染科,上海 201508;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科学研究部,上海 201508;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上海 20007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上海 200032;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呼吸科,上海 201508;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急诊科,上海 200025;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感染与免疫科,上海 201508;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科,上海 200433;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上海 200040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