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绝经前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分析绝经前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126例子宫内膜癌确诊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绝经分为绝经组(84例)与未绝经组(42例).比较两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绝经组年龄55~76岁,平均年龄(61.1±7.6)岁;未绝经组年龄26~54岁,平均年龄(46.7±5.2)岁,绝经组年龄大于未绝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组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存在异常阴道出血情况74例(88.1%),未绝经组38例(9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组排液9例(10.7%),未绝经组3例(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组腹部疼痛21例(25.0%),少于未绝经组的22例(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组无症状反应1例(1.2%),未绝经组1例(2.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组合并高血压疾病36例(42.9%),多于未绝经组的4例(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组合并糖尿病13例(15.5%),未绝经组6例(1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组合并子宫肌瘤24例(28.6%),未绝经组13例(3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组子宫内膜样腺癌80例(95.2%),其他特殊子宫内膜癌类型4例(4.8%),未绝经组子宫内膜样腺癌42例(100.0%),其他特殊子宫内膜癌类型0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组中病理分级G1级14例(16.7%),G2~G3级70例(83.3%);未绝经组中G1级18例(42.9%),G2~G3级24例(57.1%).两组病理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绝经前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可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有利支持.
文献关键词:
绝经前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宫琦
作者机构:
118000 辽宁省丹东市中心医院病理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宫琦-.绝经前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22):99-102
A类:
B类:
绝经前后,临床病理特征,例子,临床病理特点,平均年龄,月经量,经期延长,异常阴道出血,血情,排液,腹部疼痛,无症状,症状反应,合并高血压,高血压疾病,合并糖尿病,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样腺癌,病理分级,G1,G2,G3,组手,手术分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诊断与治疗
AB值:
0.19081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