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绝经后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出现子宫内膜癌的影响因素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绝经后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对其出现子宫内膜癌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21 年1 月至2021 年12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绝经后子宫异常出血患者150 例,分析绝经后子宫异常出血的临床特征及出现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结果 纳入的150 例绝经后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病理学检查结果如下:子宫良性病变85 例(占比56.67%),子宫内膜癌41 例(占比27.33%),非器质性病变18 例(占比12.00%),子宫内膜癌前病变6 例(占比4.00%)。65~70 岁组患者子宫内膜癌发生率为47.62%,高于60~64 岁、55~59 岁及48~54 岁组的40.32%、13.16% 和3.45%,子宫良性病变发生率为(23.81%),低于60~64 岁、55~59 岁及48~54 岁组的38.71%、76.32% 和93.10%(P < 0.05)。不同年龄组非器质性病变、子宫内膜癌前病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绝经18~24 年组患者子宫内膜癌发生率为60.00%,高于绝经12~17 年、6~11 年及1~5 年组的48.33%、6.38% 和0.00%,子宫良性病变发生率为0.00%,低于绝经12~17 年、6~11 年及1~5 年组的30.00%、85.11% 和96.43%,(P < 0.05);不同绝经年限组非器质性病变、子宫内膜癌前病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子宫内膜癌组和非子宫内膜癌组患者年龄、绝经时间、糖尿病史、BMI、血清HE4、CA125 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 60 岁、绝经时间≥ 12 年、糖尿病史、BMI ≥ 27kg/m2、血清HE4 ≥ 55pmol/L、CA125 ≥ 21U/ml 是影响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结论 随绝经后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年龄增长和绝经时间增加,子宫内膜癌发生率升高,且糖尿病史、BMI ≥ 27kg/m2、血清HE4 ≥ 55pmol/L、CA125 ≥ 21U/ml 是其主要危险因素。
文献关键词:
绝经;子宫异常出血;临床特征;子宫内膜癌;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小兰;王希红;蓝莹莹
作者机构: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二区,广东 惠州 5160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小兰;王希红;蓝莹莹-.绝经后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出现子宫内膜癌的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2(17):84-87
A类:
绝经后子宫异常出血,55pmol
B类:
子宫内膜癌,本院,病理学检查,子宫良性病变,非器质性,器质性病变,癌前病变,不同年龄组,非子,患者年龄,糖尿病史,HE4,CA125,多因素分析,27kg,21U,ml
AB值:
0.09429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