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神经介入联合显微神经外科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对患者神经功能、预后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介入联合显微神经外科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对患者神经功能、预后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4月收治的42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研讨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1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式,观察组接受神经介入联合显微神经外科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状况、并发症、血清炎性指标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GC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0.1040,P>0.05);术后,观察组GO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4652,P<0.05);比较两组患者预后状况,观察组中等残疾率66.67%高于对照组12.50%,病死率11.11%低于对照组4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残疾率11.11%、植物生存率11.11%比对照组20.83%、25%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000、1.2868,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7.78%低于对照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716,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TNF-α(t=0.1781)、IL-6(t=0.0238)指标比较无意义(P>0.05),治疗后3d时,观察组TNF-α(t=47.9944)、IL-6(t=28.5163)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可采用神经介入联合显微神经外科方式,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疾病预后、控制并发症等方面效果理想,并可提升治疗疗效.
文献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症;神经功能;神经介入;显微神经外科;预后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蔡金炼
作者机构:
联勤保障部队第910医院神经外科 福建 泉州 362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蔡金炼-.神经介入联合显微神经外科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对患者神经功能、预后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2(16):4-6
A类:
B类:
神经介入,显微神经外科,外科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神经功能,预后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传统治疗,组接,血清炎性指标,GCS,GOS,残疾,病死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意义,3d,疾病预后,效果理想,治疗疗效
AB值:
0.12205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