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多年生稻育种进展及展望
文献摘要:
多年生稻是指头季稻成熟收割后,通过免耕保留稻桩,等到下一个生长季,稻桩地下茎腋芽发出新苗,重新成为可以收割的稻.笔者所在团队以亚洲栽培稻(Oryza sativa)为母本,以来源于非洲的长雄野生稻(O.longis-taminata)为父本,通过种间远缘杂交方式培育多年生稻.经过20多年的研究,发现了长雄野生稻地下茎遗传规律,发明了利用长雄野生稻地下茎无性繁殖特性培育多年生稻的方法,创制了一批具有多年生性的育种材料,育成了3个多年生稻品种,创新了以越冬和免耕为核心的多年生稻轻简化生产技术,实现了只需耕种1次即可连续收获4~5年的稻作生产方式.从理论发现、技术发明、品种培育、栽培技术创新到产业化,形成了自成体系、独树一帜的多年生稻研发模式,为农作物尤其是多年生粮食作物的遗传改良与应用提供了借鉴.
文献关键词:
水稻;多年生稻;多年生性;长雄野生稻
作者姓名:
张石来;黄光福;张玉娇;廉小平;张静;陈蕊;胡凤益
作者机构:
云南大学农学院/云南省多年生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昆明65009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石来;黄光福;张玉娇;廉小平;张静;陈蕊;胡凤益-.多年生稻育种进展及展望)[J].中国稻米,2022(05):39-43
A类:
长雄野生稻,longis,taminata,多年生性
B类:
多年生稻,育种进展,指头,头季稻,收割,免耕,耕保,等到,生长季,地下茎,腋芽,新苗,栽培稻,Oryza,sativa,母本,父本,种间,远缘杂交,稻地,遗传规律,无性繁殖,繁殖特性,创制,育种材料,越冬,轻简化,耕种,连续收获,稻作,技术发明,品种培育,栽培技术,自成体系,独树一帜,研发模式,粮食作物,遗传改良,水稻
AB值:
0.35872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