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通督醒脑针法治疗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的效果及对意识状态、神经因子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通督醒脑针法治疗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的效果及对意识状态、神经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与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促醒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通督醒脑针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清醒时间、经口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出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修订版昏迷恢复量表(CRS-R)、全面无反应性量表(FOU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督醒脑针法治疗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效果显著,可显著促进患者康复,改善其意识状态,调节神经因子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文献关键词:
通督醒脑针法;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意识状态;神经因子
作者姓名:
马亮;毕立杰;赵莉莎;郝珊珊
作者机构:
西安中医脑病医院,陕西 西安,710032;陕西正和医院,陕西 西安,710054
引用格式:
[1]马亮;毕立杰;赵莉莎;郝珊珊-.通督醒脑针法治疗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的效果及对意识状态、神经因子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30):120-124
A类:
通督醒脑针法
B类:
颅脑损伤,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意识状态,神经因子,我院,促醒,治疗总有效率,清醒时间,经口进食,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出院时间,修订版昏迷恢复量表,CRS,全面无反应性量表,FOUR,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并发症总发生率
AB值:
0.22004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