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粮饲兼用型小麦西农136栽培技术研究
文献摘要:
为探明适宜陕西关中地区种植的粮饲兼用型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高产栽培技术,于2020-2021年以前期筛选鉴定粮饲兼用性能表现较好的品种(系)西农136为材料,采用三因素再裂区试验设计,探究不同播期、追肥量和播量对西农136主要农艺性状(分蘖、株高及生育期等)及产量(饲草产量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西农136株高、单位面积穗数影响显著(P<0.05),对饲草产量、籽粒产量影响极显著(P<0.01);追施尿素量对冬季分蘖数、株高、生育期及产量影响均不显著(P>0.05);播量对冬季分蘖数影响显著(P<0.05),对饲草鲜重产量影响极显著(P<0.01),冬季分蘖数和饲草鲜重产量随播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幅逐渐降低.粮饲综合经济效益最高的栽培措施为A2(10月4日)播期、B2(90kg/hm2)追施尿素量、C2(4.5×106粒/hm2)播量,比周麦18单一籽粒收入增收47.65%.本研究明确了粮饲兼用型小麦西农136的适宜栽培措施,为其作为粮饲兼用型小麦在陕西关中地区及同类型生态区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文献关键词:
小麦;粮饲兼用;西农136;品种(系);栽培措施;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丁明磊;王京宏;王伟伟;王志成;张超;孙风丽;刘曙东;奚亚军
作者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咸阳712100;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陕西咸阳712100;陇县种子管理站,陕西 宝鸡7212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丁明磊;王京宏;王伟伟;王志成;张超;孙风丽;刘曙东;奚亚军-.粮饲兼用型小麦西农136栽培技术研究)[J].种子科技,2022(19):14-20,135
A类:
B类:
粮饲兼用,兼用型,小麦,陕西关中地区,Triticum,aestivum,高产栽培技术,筛选鉴定,定粮,裂区试验,不同播期,追肥量,播量,主要农艺性状,株高,生育期,饲草产量,籽粒产量,单位面积,穗数,产量影响,追施,分蘖数,鲜重,综合经济效益,栽培措施,施为,A2,B2,90kg,hm2,C2,生态区
AB值:
0.28016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