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淅川县晚播小麦高质量栽培技术
文献摘要:
一、晚播小麦的特点 在小麦适播期内,由于连续降雨、长期干旱或作物腾茬晚等,不能及时整地播种,造成小麦晚播和迟播.小麦播种期延迟到11月后,就属于晚播小麦.为了提高晚播小麦的播种质量,促进麦苗冬前分蘖,确保壮苗越冬,必须采取高质量栽培管理措施,争取获得高产.由于播种过晚,温度相对较低,小麦容易出苗慢,出苗率低;冬前分蘖期短,分蘖迟,分蘖少;麦苗根系不发达,体内营养积累少,影响麦苗的抗寒能力和抗逆能力.晚播小麦的生育进程加快,营养物质积累少,穗分化时间短,易造成穗粒数减少.晚播小麦成熟晚,成熟速度加快,籽粒灌浆时间短,粒质量降低.
文献关键词:
作者姓名:
杨新焕
作者机构:
淅川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新焕-.淅川县晚播小麦高质量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2022(28):50
A类:
B类:
淅川县,晚播小麦,栽培技术,适播期,于连,连续降雨,整地,小麦晚播,迟播,播种期,迟到,播种质量,麦苗,壮苗,越冬,栽培管理措施,种过,过晚,出苗率,分蘖期,根系,不发达,营养积累,抗寒能力,抗逆能力,生育进程,营养物质,物质积累,分化时间,穗粒数,籽粒灌浆,灌浆时间,粒质量
AB值:
0.42007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