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边缘人"红利助益华人形象建构与传播探究——以美剧《初来乍到》第一季为例
文献摘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人口流动变得更加频繁,与人口迁徙相伴相生的文化迁移现象也同样兴盛.边缘人群体日益壮大,成为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力量.在此背景下,文章结合"边缘人"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使用话语分析的方法对美国广播公司在2015年推出的首部以华裔边缘人家庭为主角的情景喜剧《初来乍到》中三种不同类型的边缘人角色形象进行分析,得出如今美国影视作品中的华人形象已经告别了曾经的片面丑化,逐渐转变为总体偏正面的形象的结论,但在研究中也发现这些角色形象的塑造偏向于戏谑,仍然体现着西方对于中国的偏见和刻板印象,这对于我国的国际形象与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升极为不利.对此,文章提出可以充分利用边缘人群体的红利来进行跨文化传播的建议,旨在为我国在对外传播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建言献策.
文献关键词:
边缘人;角色形象;刻板印象;跨文化传播;对外传播;《初来乍到》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孙一诺
作者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江苏南京 21002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孙一诺-."边缘人"红利助益华人形象建构与传播探究——以美剧《初来乍到》第一季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22(24):42-45
A类:
益华
B类:
边缘人,助益,华人形象,形象建构,美剧,初来乍到,第一季,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华文明,文明传播,传播力,中华文化立场,精神标识,文化精髓,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声音,可爱,可敬,中国形象,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国际传播效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位相,国际话语权,文明交流互鉴,走向世界,人口流动,人口迁徙,相伴,相生,文化迁移,兴盛,日益壮大,跨文化传播,话语分析,美国广播公司,首部,华裔,人家,主角,情景喜剧,三种不同类型,角色形象,影视作品,告别,丑化,偏正,戏谑,偏见,刻板印象,国际形象,对外传播,建言献策
AB值:
0.34260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