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景观社会理论视角下的虚拟主播文化研究
文献摘要:
互联网的注意力经济出现和发展,改变了构成虚拟主播文化的播主、粉丝和共同建构的虚拟形象,使由亚文化衍生物转变为媒体景观成为可能,进而使此类受众逐渐受景观异化,最终被其控制.文章在分析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兴的虚拟主播现象的发展变化,对虚拟主播文化现象的生成、呈现和消费进行系统的分析,旨在对虚拟主播现象生成的景观进行宏观解读,并且在道格拉斯·凯尔纳反思媒体奇观的观点的基础上,结合虚拟主播的受众群体的抵抗方式进行探索.在呈现虚拟主播景观时,作为亚文化的虚拟主播具有审美、缓解压力、强化身份认同等功能.而在对虚拟主播景观的消费中,虚拟主播的功能逐渐被异化,观看虚拟主播的实践沦为景观霸权控制粉丝的数字劳动.面对虚拟主播构建的视觉奇观的宰制,观众可以将虚拟主播文本作为学习、放松的方式,减小对虚拟主播景观的过度沉迷,进而促进主体反思.
文献关键词:
虚拟主播;景观;视觉奇观;群体认同;亚文化
作者姓名:
尚咏尉
作者机构:
吉林师范大学,吉林长春 13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尚咏尉-.景观社会理论视角下的虚拟主播文化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2(24):1-4
A类:
B类:
景观社会,社会理论,虚拟主播,文化研究,注意力经济,粉丝,共同建构,虚拟形象,亚文化,衍生物,析居,德波,移动互联网时代,文化现象,象生,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奇观,受众群体,解压,化身,身份认同,沦为,霸权,制粉,数字劳动,视觉奇观,宰制,放松,沉迷,群体认同
AB值:
0.31522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