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PM2.5质量浓度的时间滞后效应与气象因素的关系——以山东省6个沿海城市为例
文献摘要:
于2019年5月1日到2020年4月30日,以山东省6个沿海城市(青岛、烟台、日照、潍坊、东营、滨州)为研究对象,依据降水量、空气污染程度将6个城市划分为两类,第Ⅰ类为降水较多空气污染相对较轻的青岛、烟台、日照,第Ⅱ类为降水较少空气污染相对严重的潍坊、东营、滨州;根据动态时空二维模型的原理,利用24090个数据,建立了两类区域的静态时空二维模型、动态时空二维模型;依据模型及通径分析原理,量化分析了PM2.5质量浓度时间滞后效应与5个气象因素(气压、相对湿度、气温、风速、降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①第Ⅰ类城市.降水、气温、风速对PM2.5质量浓度的影响,总体趋势是抑制PM2.5质量浓度的升高;气压、湿度对PM2.5质量浓度的影响,总体趋势是促进PM2.5质量浓度的升高.各气象因素的直接影响——气压、风速、气温、降水均能直接抑制PM2.5质量浓度的升高,但各气象因素的抑制强度变化趋势不同;湿度直接促进PM2.5质量浓度的升高.各气象因素的间接影响——气压间接促进PM2.5质量浓度的升高;湿度、气温、风速、降水均间接抑制PM2.5质量浓度的升高.②第Ⅱ类城市.降水、气温、风速对PM2.5质量浓度的影响,总体趋势是抑制PM2.5质量浓度的升高;气压、湿度对PM2.5质量浓度的影响,总体趋势是促进PM2.5质量浓度的升高.各气象因素的直接影响——气压、风速、气温均能直接抑制PM2.5质量浓度的升高;降水直接促进PM2.5质量浓度的升高;各气象因素的间接影响——气压间接促进PM2.5质量浓度的升高,促进PM2.5质量浓度升高的强度持续稳定;降水、湿度、风速均间接抑制PM2.5质量浓度的升高.
文献关键词:
PM2.5;细颗粒物;滞后效应;气象因素
作者姓名:
佟敏;赵艺斐
作者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150040;哈尔滨市建筑设计院
引用格式:
[1]佟敏;赵艺斐-.PM2.5质量浓度的时间滞后效应与气象因素的关系——以山东省6个沿海城市为例)[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2(01):82-86,104
A类:
B类:
PM2,时间滞后效应,气象因素,沿海城市,烟台,日照,潍坊,东营,滨州,降水量,空气污染,污染程度,较轻,二维模型,通径分析,相对湿度,总体趋势,强度变化,间接影响,持续稳定,细颗粒物
AB值:
0.15489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