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海南岛北部晚新生代沉积物Sr-Nd同位素组成及其物源示踪
文献摘要:
海南岛北部(琼北)巨厚的晚新生代沉积物记录了海南岛晚新生代气候与环境演化信息.但关于该沉积物Sr-Nd同位素方法的物源示踪研究还比较缺乏.以琼北钻遇基岩的钻孔(ZK1-5)为研究对象,以Sr-Nd同位素组成为示踪手段,开展了其物源示踪研究.结果表明:海南岛北部于晚新生代中新世—更新世经历了从滨浅海相沉积—海陆交互相沉积—陆相沉积—火山喷发环境的转变,中新世海相沉积Sr同位素比值(平均值0.727002)整体高于上新世海陆过渡相和更新世陆相沉积的Sr同位素比值(平均值0.714917),表明海相沉积比海陆过渡相和陆相沉积风化程度更高.海相、海陆过渡相及陆相沉积的Nd同位素组成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较一致,表明海陆环境变迁并没有引起该地区物源发生重大变化.而琼北晚新生代沉积物εNd(0)值分布范围(-14.0~-5.1)与岛内花岗质岩石的εNd(0)值分布范围(-14.1~-5.2)基本一致,与岛内变质岩(1.2~8.5)和玄武岩类岩石(1.9~7.8)的εNd(0)值差别较大,表明其源岩主要来自海南岛花岗质岩石,变质岩和玄武岩贡献较小,这可能与岛内花岗质岩石分布范围广有关.对琼北地区晚新生代沉积物Sr-Nd同位素组成特征的认识,有助于深入理解晚新生代海南岛风化过程及环境变化,并对南海物源及古海陆环境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关键词:
海南岛;晚新生代;Sr-Nd同位素;物源;沉积环境;地球化学;南海北部;地质调查工程
作者姓名:
张磊;麦发海;王超群;贾丽云;张耀玲;孙东霞;胡道功
作者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自然资源部活动构造与地质安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中国地质调查局新构造与地壳稳定性研究中心,北京100081;海南省地质综合勘察院,海南 海口57020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磊;麦发海;王超群;贾丽云;张耀玲;孙东霞;胡道功-.海南岛北部晚新生代沉积物Sr-Nd同位素组成及其物源示踪)[J].地质通报,2022(11):1996-2006
A类:
B类:
海南岛,晚新生代,沉积物,Sr,Nd,同位素组成,物源示踪,琼北,巨厚,物记录,环境演化,基岩,钻孔,ZK1,中新世,更新世,滨浅海相沉积,海陆交互相沉积,陆相沉积,火山喷发,同位素比值,上新世,海陆过渡相,风化程度,环境变迁,重大变化,值分布,分布范围,岛内,花岗质岩石,变质岩,玄武岩,类岩石,源岩,组成特征,风化过程,沉积环境,地球化学,南海北部,地质调查工程
AB值:
0.22579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