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杨氏模量微观表征新方法在锂电池中的应用
文献摘要:
锂(离子)电池电极表面的固态电解质中间相(solid electrolyte interphase,SEI)是电池安全性、使用寿命及倍率性能等的关键影响因素.提高SEI的力学性能,如杨氏模量,可以使其更好地包容锂离子脱嵌带来的电极材料体积变化.原子力显微镜(AFM)纳米压痕技术能够在获得样品表面形貌的基础上测量相应区域的杨氏模量,但这种方法通常需要在样品不同区域采集大量的力曲线,才能得到具有统计意义的杨氏模量数值,因此比较费时耗力.最近有文献报道利用AFM中的AM-FM(amplitude modulation-frequency modulation mode)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同时获得材料形貌图像和对应区域的杨氏模量,为测量材料杨氏模量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由于AM-FM技术尚处于应用的早期,本工作对该模式在锂电池SEI研究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首先,本工作论证了AM-FM技术可以用于快速定性区分同一个样品上的两种模量不同的材料.其次,本工作发现AM-FM模式测得的杨氏模量数值与AFM探针针尖半径密切相关,以特定针尖半径测得的两种标准样品杨氏模量为参考,可以评估用AM-FM模式测量的实验样品杨氏模量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目前用AM-FM模式获取的实验样品杨氏模量准确度还有待提升.因此,本工作证明了AM-FM可以用于快速定性区分材料的不同成分,未来对AM-FM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将有望将其应用于快速定量获取样品杨氏模量,助力SEI力学性能的快速表征.
文献关键词:
锂电池;SEI;杨氏模量;AFM;AM-FM;力曲线
作者姓名:
陈博文;崔瑞广;沈炎宾;陈立桅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江苏 苏州 21512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博文;崔瑞广;沈炎宾;陈立桅-.杨氏模量微观表征新方法在锂电池中的应用)[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03):991-999
A类:
B类:
杨氏模量,微观表征,锂电池,固态电解质中间相,solid,electrolyte,interphase,SEI,电池安全性,倍率性能,关键影响因素,锂离子,脱嵌,电极材料,体积变化,原子力显微镜,AFM,纳米压痕技术,表面形貌,力曲线,统计意义,费时,耗力,AM,amplitude,modulation,frequency,mode,料形,同一个,一个样,针尖,标准样品,明目,工作证,同成分
AB值:
0.27140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