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贵州省野生皂荚种实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
文献摘要:
为深入了解贵州省野生皂荚(Gleditsia sinensis)荚果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变异类型,为皂荚的遗传改良、种质鉴定、亲本选择以及品种培育奠定理论基础.该研究以贵州省7个野生皂荚群体70个个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及多性状综合评价等方法对皂荚群体的10个种实表型性状进行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所测皂荚的表型性状差异在群体内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在群体间,除每荚粒数、种子宽、种子长宽积以及种子长宽比之外,其余表型性状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2)7个居群野生皂荚各性状平均变异系数为21.16%,其中凯里市(P4)居群的变异系数最高(24.44%);居群间荚果的变异(29.22%)高于种子的变异(11.04%),且变异主要来自于群体内.(3)相关分析显示,皂荚种实各性状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关联性;主成分分析显示,前4个主成分(皂荚种子大小、单个荚果出籽数量、种子形态指数因子、与荚果长和种子厚相关的因子)的累积贡献率达69.783%,可基本反映皂荚表型性状的大部分信息;以10个种实性状对皂荚野生群体进行综合评价发现,来自于惠水县(P7)群体的皂荚种实性状综合评价最高.研究表明,贵州省野生皂荚在群体间及群体内具有丰富的表型变异,且群体内的变异大于群体间的变异,变异主要来自于群体内.
文献关键词:
皂荚;群体;表型性状;综合评价
作者姓名:
田红红;杨菊;陆春云;肖枫;赵杨
作者机构:
贵州大学林学院,贵阳550025;贵州省森林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贵阳 55002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田红红;杨菊;陆春云;肖枫;赵杨-.贵州省野生皂荚种实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2022(11):1927-1935
A类:
B类:
皂荚,种实表型,表型性状,性状多样性,多样性分析,Gleditsia,sinensis,荚果,遗传多样性,变异类型,遗传改良,种质鉴定,亲本选择,品种培育,个个,多性状,分析和综,异在,群体内,显著水平,群体间,粒数,子长,长宽比,居群,中凯,凯里市,P4,种子大小,种子形态,形态指数,部分信息,种实性状,野生群体,惠水县,P7,表型变异
AB值:
0.31576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