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血管内介入治疗颈内后交通动脉瘤长期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颈内后交通动脉瘤长期疗效与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分析80例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颈内后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随访资料.比较术前及术后随访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早期结果、术后随访结果、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术后早期结果显示单纯弹簧圈(GDC)栓塞37例,支架结合单纯GDC栓塞治疗43例,术后载瘤动脉血管均畅通.术后即刻造影显示Roymond分级Ⅰ级48例,Ⅱ级22例,Ⅲ级10例,治疗有效率为87.50%(70/80);术后随访5年结果显示随访期间动脉瘤复发10例,复发病例中2例再出血,5例接受再次手术治疗恢复良好,5例采取继续随访观察,在随访过程中无患者死亡.78例患者机体功能完全恢复,且在随访期间未见患者神经功能损伤;2例发现轻度神经功能损伤,但患者基本生活自理能力良好.术后5年后栓塞Roymond分级Ⅰ级69例,Ⅱ级10例,Ⅲ级1例,治疗有效率为98.75%(79/80);颈内动脉(ICA)管径(D)较术前均有所增宽、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及阻力指数(RI)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患侧大脑中脑动脉(MCA)搏动指数(PI)、PSV、脑血管反应性(CVR)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 血管内介入治疗颈内后交通动脉瘤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控制安全性,长期随访患者能获益.
文献关键词:
后交通动脉瘤;血管内介入;血流动力学;长期疗效
作者姓名:
唐荣武;刘俊;裴玉春;徐剑峰;刘阳
作者机构: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四川 泸州 646000;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唐荣武;刘俊;裴玉春;徐剑峰;刘阳-.血管内介入治疗颈内后交通动脉瘤长期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11):2666-2669
A类:
Roymond
B类:
血管内介入治疗,后交通动脉瘤,长期疗效,对血流动力学,血流动力学变化,用血,术后随访,术后早期,随访结果,术后复发,复发情况,弹簧圈,GDC,栓塞治疗,动脉血,即刻,治疗有效率,再出血,再次手术,随访观察,机体功能,完全恢复,神经功能损伤,本生,生活自理能力,颈内动脉,ICA,管径,增宽,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患侧,中脑,脑动脉,MCA,搏动指数,脑血管反应性,CVR,控制安全,长期随访
AB值:
0.23984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