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消化内科医源性感染现状及风险模型建立
文献摘要:
目的 分析消化内科医源性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并建立风险模型.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消化内科患者837例,统计感染率及感染部位,通过细菌培养统计病原菌分布情况,收集一般资料,分析医源性感染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风险模型.结果 消化内科患者医源性感染发生率为9.44%(79/837),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26例(32.91%)、上呼吸道20例(25.32%)、胃肠道17例(21.52%),病原菌由66.99%的革兰阴性菌、33.01%的革兰阳性菌构成,年龄、住院时间、合并糖尿病、手术、侵入性操作、每日探视人员数量、营养不良、消化内镜消毒时间、消化内镜零部件拆卸冲洗是消化内科医源性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建立风险模型logit(P)=-11.546+年龄×1.152+住院时间×1.165+合并糖尿病×0.762+手术×1.526+侵入性操作×1.354+每日探视人员数量×1.183+营养不良×1.055+消化内镜消毒时间×1.108-消化内镜零部件拆卸冲洗×1.015,拟合效果良好.结论 消化内科存在明显医源性感染风险,年龄、合并糖尿病、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手术、每日探视人员数量、营养不良、消化内镜消毒时间等因素均会增加感染风险,消化内镜零部件拆卸冲洗会降低感染风险,临床应积极关注上述因素,制定干预策略,预防医源性感染.
文献关键词:
消化内科;医源性感染;病原菌分布;影响因素
作者姓名:
吴丽滨
作者机构:
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福建厦门 36100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丽滨-.消化内科医源性感染现状及风险模型建立)[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2(21):104-107
A类:
546+,152+,165+,762+,526+,354+,183+,055+
B类:
消化内科,医源性感染,感染现状,风险模型,现状及影响因素,陆军,第七十三,三集,集团军,军医,感染率,感染部位,过细,细菌培养,病原菌分布,感染发生率,下呼吸道,上呼吸道,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合并糖尿病,侵入性操作,探视,人员数量,营养不良,消化内镜,内镜消毒,消毒时间,零部件,拆卸,冲洗,logit,拟合效果,感染风险,积极关注,注上,定干,干预策略
AB值:
0.21399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