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弧形构造带形成演化特征研究
文献摘要:
为研究弧形构造带形成演化特征,以六盘山弧形构造带早古生代晚期形成的弧形构造为例,采用野外面地质调查、数值模拟等研究手段,对弧形构造带形成规律进行区域块体应力定量化的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六盘山弧形构造带受到青藏地块向北东向的推挤,北祁连地块也向北东向位移并推挤北祁连弧后盆地,北祁连弧后盆地被相对坚硬的阿拉善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阻挡.早古生代晚期六盘山区域北东向挤压的构造应力是早期弧形构造形成的主要原因,利用数值模拟方法构建的古生代晚期的数值模型,进行构造应力与地质块体形变规律数值模拟计算,使地质模型处于平衡状态后获得x方向、y方向位移,在x方向的位移,计算结果显示六盘山区域范围内古生代地质块体向东最大位移约为向北最大位移的25%,位移向量的位移方向总体表现为向北东弧形突起的构造形态.研究结果可为区域弧形构造演化研究提供定量化分析的参考和理论依据.
文献关键词:
弧形构造;六盘山;构造演化;数值模拟;位移向量
作者姓名:
马海勇;罗安湘;王朝阳;欧阳征健;冯娟萍
作者机构:
西安科技大学 地质与环境学院,陕西 西安710054;长庆油田分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陕西 西安710018;兰州城市学院 培黎石油工程学院,甘肃 兰州730070
引用格式:
[1]马海勇;罗安湘;王朝阳;欧阳征健;冯娟萍-.弧形构造带形成演化特征研究)[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22(04):752-759
A类:
B类:
弧形构造,形成演化,演化特征,早古生代,古生代晚期,晚期形成,外面,地质调查,研究手段,对弧,形成规律,块体,数值模拟分析,青藏,藏地,北东,东向,推挤,北祁连,弧后盆地,地被,坚硬,阿拉善地块,鄂尔多斯地块,阻挡,六盘山区,构造应力,数值模拟方法,数值模型,质块,数值模拟计算,地质模型,平衡状态,区域范围,代地,向东,最大位移,位移向量,突起,构造形态,构造演化,定量化分析
AB值:
0.27974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