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小儿吞食多枚磁性异物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
文献摘要:
目的 分析小儿吞食多枚磁性异物的临床特点,探讨最佳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吞食多枚磁性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 患儿年龄8个月~12岁7个月,平均年龄(64.38±37.91)个月.其中1~4岁及7~10岁为两高发年龄段;19例家庭吞食,10例学校吞食;23例磁性异物来源于玩具(其中21例为巴克球),6例来源于含磁铁家庭日用品;吞食磁性异物中位个数5(2,27)枚.15例伴消化道损伤,最常见症状是腹痛(11例,73.3%),最常见的腹部体征是腹部压痛(6例,40.0%),C反应蛋白(CRP)>5 mg/L 8例(53.3%),白细胞计数(WBC)>10×109/L 7例(46.7%),腹部摄片提示存在不完全性肠梗阻4例(26.7%),腹部立位片提示明显盆腔积液3例(20.0%).7例(24.1%)患儿胃镜下取出,其中3例磁性异物钳夹胃壁组织(2例贲门,1例胃角);9例(31.0%)患儿自行排出,平均吞食至排出时间(63.11±44.53)h;13例(44.8%)患儿手术取出,其中腹腔镜手术9例(4例中转开腹),开腹手术4例,手术时间(151.92±44.82)min,术后禁食时间(4.77±0.73)d,术后住院时间(8.23±1.42)d,所有患儿均顺利出院,1例术后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好转.结论 小儿误食多枚磁性异物后可能导致胃肠道多发损伤,应尽早于胃镜下取出.如已进入小肠,出现腹痛、呕吐、腹部压痛,X线摄片提示不完全性肠梗阻、盆腔积液或连续摄片磁性异物位置固定,应及时手术治疗.
文献关键词:
多枚磁性异物;胃肠道损伤;小儿;临床特点;诊治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德宇;孙俊;赵健;徐伟珏
作者机构:
225002 扬州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 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00062 上海市儿童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普通外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德宇;孙俊;赵健;徐伟珏-.小儿吞食多枚磁性异物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22(24):86-89
A类:
多枚磁性异物
B类:
小儿,吞食,临床特点,诊治体会,平均年龄,玩具,巴克,磁铁,日用品,消化道损伤,常见症状,腹痛,压痛,白细胞计数,WBC,不完全性肠梗阻,立位,盆腔积液,胃镜,异物钳,钳夹,胃壁,贲门,中腹,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开腹手术,手术时间,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粘连性肠梗阻,保守治疗,误食,早于,小肠,位置固定,胃肠道损伤
AB值:
0.23408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