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中血压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分析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中血压波动的影响因素.方法 94例行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且术后病理确诊为嗜铬细胞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术中有无血压剧烈变化分为血流动力学稳定组(51例)和血流动力学波动组(43例).分析患者的人口学特征,肿瘤学特征,术前儿茶酚胺检查,围术期扩容准备,术前合并症有无,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手术麻醉等相关因素与术中血压波动的关系.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年龄、ASA分级、24 h尿香草扁桃酸(VMA)、术前最高收缩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既往高血压病史、嗜铬细胞瘤典型症状、隐匿性嗜铬细胞瘤、α受体阻滞剂应用、红细胞比积、香草扁桃酸、高香草酸、去甲变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变肾上腺素、术前扩容时间、术前血压准备、术前扩容是否充分、肿瘤最大直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4 h尿VMA是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中血压波动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25,95%CI=(1.001,1.049),P=0.041<0.05].按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的概率预测值绘制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经检验,该方程的总体预测率为63.8%,计算曲线下面积为0.725[95%CI=(0.623,0.828)].结论 24 h尿VMA是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中血压波动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医师可以通过完善24 h尿VMA检查初步评估患者术中血压波动的可能.
文献关键词: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后腹腔镜;血压波动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泽;张江磊
作者机构:
215100 苏州大学;215100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泽;张江磊-.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中血压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2(24):1-5
A类:
B类:
后腹腔镜,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血压波动,术后病理,血流动力学,人口学特征,肿瘤学,儿茶酚胺,围术期,扩容,术前合并症,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手术麻醉,扁桃酸,VMA,高收缩,收缩压,压比,体质量指数,高血压病,典型症状,隐匿性,阻滞剂,高香草酸,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肿瘤最大直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概率预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临床医师
AB值:
0.1661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