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髋关节手术中应用髋关节外科脱位技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文献摘要:
目的 分析髋关节外科脱位技术应用在髋关节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72例股骨头坏死患者,通过随机抽样方式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36例.常规组在进行死骨清理打压植骨治疗时,选择直前入路;研究组在进行死骨清理打压植骨治疗时,选择髋关节外科脱位技术.比较两组患者髋关节改善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评分以及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活动度、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研究组髋关节改善优良率97.22%高于常规组的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现切口积液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78%(1/36);常规组出现切口积液3例、切口感染2例、关节松动1例、深静脉血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9.44%(7/36).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62,P=0.024<0.05).研究组术后8、12、24、48 h疼痛评分分别为(3.35±0.86)、(2.85±0.83)、(2.46±0.74)、(2.03±0.60)分,均低于常规组的(4.63±1.29)、(4.18±1.25)、(3.79±1.22)、(3.26±1.14)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髋关节功能评分(83.85±9.57)分、髋关节活动度(54.36±13.58)°均优于常规组的(74.38±8.82)分、(40.70±12.0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水平分别为(4.57±1.08)mg/L、(20.54±2.68)ng/L、(2.26±0.51)μg/L,均低于常规组的(6.09±1.36)mg/L、(23.61±3.06)ng/L、(3.05±0.60)μ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5.251、4.528、6.019,P=0.000、0.000、0.000<0.05).结论 在髋关节手术治疗中采用髋关节外科脱位技术,可以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和炎性因子水平,能够提升患者髋关节改善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文献关键词:
髋关节;手术治疗;髋关节外科脱位技术;疗效
作者姓名:
邴长建
作者机构:
276500 莒县人民医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邴长建-.髋关节手术中应用髋关节外科脱位技术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22(18):86-89
A类:
髋关节外科脱位技术,外科脱位技术
B类:
髋关节手术,手术中,术中应用,临床效果观察,股骨头坏死,随机抽样,打压植骨,前入路,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积液,切口感染,关节松动,深静脉血栓,髋关节活动度,降钙素原,原水,疼痛情况,炎性因子水平,临床应用价值
AB值:
0.12469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