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针刺阳陵泉对中风偏瘫后运动区之间脑功能连接度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基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观察不同程度运动功能损伤后背侧运动前区(PMd)、腹侧运动前区(PMv)与初级运动区(M1)之间脑功能连接度(FC)的变化,探究中风偏瘫后针刺脑效应机制和位点,为针刺促进脑功能重塑提供影像学证据.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9年9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中风后左侧偏瘫患者2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分为轻中度组(50~99 分)18 例、重度组(0~49 分)8 例,进行临床量表评价及fMRI扫描.选取双侧PMd、PMv、M1 为种子点,比较这15 对种子点对间FC的变化及与FMA的相关性.结果:全组在针刺态下健侧PMd-病灶侧M1、双侧PMv、PMd间FC高于静息态(P<0.05).2 组内,针刺态下轻中度组健侧PMd-病灶侧M1、病灶侧PMd-M1、双侧M1 间FC高于静息态(P<0.05);针刺态下重度组病灶侧PMv-M1 间FC低于静息态(P<0.05).在静息态,重度组病灶侧PMv-健侧M1、病灶侧PMv-M1 间FC高于轻中度组(P<0.05).在重度组中,静息态时FMA与健侧PMv-病灶侧M1、健侧PMv-病灶侧PMd、双侧PMv间FC正相关(r>0,P<0.05);针刺态时FMA与健侧PMd-病灶侧M1、病灶侧PMd-M1 间FC正相关(r>0,P<0.05).结论:脑梗死不同程度运动功能损伤后在脑功能重塑中存在相应的脑区,针刺阳陵泉通过脑区间特定的效应位点,促进运动功能恢复,影响中风后偏瘫的脑功能恢复与重塑.
文献关键词:
中风;偏瘫;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功能连接度;脑功能重塑;针刺;阳陵泉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陆梦馨;江澜;杜钟名;王雅惠;陈琛;吴康;王月;耿花蕾;金贺;邹忆怀
作者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北京协和医院,北京,10073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陆梦馨;江澜;杜钟名;王雅惠;陈琛;吴康;王月;耿花蕾;金贺;邹忆怀-.针刺阳陵泉对中风偏瘫后运动区之间脑功能连接度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22(24):3543-3548
A类:
PMd,PMv
B类:
针刺,阳陵泉,中风偏瘫,间脑,脑功能连接,功能连接度,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功能损伤,后背,背侧,运动前区,腹侧,M1,FC,脑效应,效应机制,脑功能重塑,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侧偏,偏瘫患者,Fugl,Meyer,功能评分,FMA,轻中度,量表评价,种子点,全组,健侧,于静,静息态,脑梗死,脑区,运动功能恢复,中风后偏瘫
AB值:
0.19508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