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荧光成像技术用于独活根中香豆素类成分积累规律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建立独活冰冻切片的新方法,并利用荧光成像技术对不同时期独活根中的香豆素类成分进行组织化学定位、定量研究,明确独活中活性成分香豆素的组织分布及其动态积累规律.方法:以不同时期的独活根为材料,考察不同保护剂、不同切片厚度对独活根最佳制片的影响,以此建立独活根的最佳制片条件.此外,利用显微成像测量技术对不同部位分泌组织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荧光成像对香豆素成分集中分布部位的荧光强度进行测算,以荧光强度对不同时期的独活根中香豆素成分进行相对定量研究,分析不同时期香豆素成分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独活根经15%甘油保护剂的处理,切片厚度为25 μm时切片效果最佳.通过组织化学定位显示,独活香豆素类成分主要分布在韧皮部的分泌腔及分泌道中.不同时期香豆素类成分总体变化趋势呈S形增长,8 月、10月含量变化明显,10月香豆素含量达到最大.结论:首次使用了独活根冰冻切片及荧光成像新方法,研究了香豆素成分的产生、分布以及积累规律.发现独活香豆素成分主要分布在韧皮部的分泌腔中;不同时期独活根中香豆素成分动态积累变化趋势呈S形增长,且10月香豆素含量积累达到最大,为拓宽中药分析提供了新思路.
文献关键词:
独活;香豆素;冰冻切片;组织化学定位;荧光成像技术;分泌腔
作者姓名:
姬党通;陈玉莹;李欠
作者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兰州,730070;省部共建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7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姬党通;陈玉莹;李欠-.荧光成像技术用于独活根中香豆素类成分积累规律研究)[J].世界中医药,2022(24):3431-3435
A类:
分泌腔
B类:
荧光成像技术,独活,香豆素类成分,积累规律,冰冻切片,组织化学定位,定量研究,活性成分,组织分布,动态积累,保护剂,切片厚度,制片,显微成像,成像测量技术,不同部位,分集,荧光强度,相对定量,成分含量,动态变化规律,韧皮部,含量变化,月香,香豆素含量,首次使用,中药分析
AB值:
0.19105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