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温经通脉法对奥沙利铂致外周神经毒性大鼠瞬时受体电位通道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温经通脉法对奥沙利铂致外周神经毒性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对背根神经节瞬时受体电位(TRP)通道的影响.方法 将50只SPF级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甲钴胺组、温经通脉低剂量组、温经通脉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正常饲养外,其余组大鼠给予奥沙利铂腹腔注射,2次/周(每周的前2 d),连续4周.造模期间,甲钴胺组同时给予甲钴胺0.135 mg/kg腹腔注射,2次/周(每周的前2 d),连续4周;温经通脉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温经通脉汤剂6.21 g/kg、12.42 g/kg灌胃,1次/d,连续4周.记录各组大鼠实验前及实验第7,14,21,28天的体重和机械性缩足阈值(MWT);实验结束后,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背根神经节中TRPA1、TRPM8阳性表达情况;每组随机选取5只大鼠分离背根神经节细胞,免疫荧光法鉴定后采用Western blot法和RT-PCR法检测背根神经节细胞中TRPA1、TRPM8、TRPV1、TRPV2、TRPV4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结果 模型组大鼠实验第14,21,28天的体重及MWT均明显低于空白组(P均<0.05),温经通脉低、高剂量组和甲钴胺组大鼠实验第21,28天的体重和实验第14,21,28天的MWT均明显高于同期模型组(P均<0.05).实验结束后,模型组大鼠背根神经节中TRPA1、TRPM8阳性表达量和背根神经节细胞中TRPA1、TRPM8、TRPV1、TRPV2、TRPV4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均<0.05),温经通脉低、高剂量组和甲钴胺组大鼠各指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结论 温经通脉法可有效减轻奥沙利铂外周神经毒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RP通道激活相关.
文献关键词:
奥沙利铂;外周神经毒性;温经通脉法;瞬时受体电位通道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程赟;包玉花
作者机构:
江苏省肿瘤医院,江苏 南京21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程赟;包玉花-.温经通脉法对奥沙利铂致外周神经毒性大鼠瞬时受体电位通道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23):3262-3268
A类:
温经通脉法
B类:
奥沙利铂,外周神经毒性,瞬时受体电位通道,神经保护作用,SPF,Wistar,甲钴胺,高剂量,饲养,腹腔注射,汤剂,灌胃,大鼠实验,验前,机械性,MWT,免疫组化法,大鼠背根神经节,TRPA1,TRPM8,阳性表达,背根神经节细胞,免疫荧光法,blot,TRPV1,TRPV2,TRPV4,白及,相对表达量
AB值:
0.1479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