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神经性耳鸣的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神经性耳鸣( neurological tinnitus,NT)又称感音神经性耳鸣,是临床常见病,是指患者在没有噪声、杂音等外界因素影响的情况下,主观感觉单侧或双侧耳内存在不同程度的鸣响声.国外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成年人的耳鸣发生率约为10% ~15%,其中20%的患者需要进行临床干预[1-3].近年来NT的患病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且研究显示还会引起失眠、焦虑、头晕、听力下降等症状,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4].目前西医临床上治疗该病的方法较多,诸如口服药物、鼓室注射激素、高压氧治疗、手术治疗等,但其不仅治疗周期长,临床效果不明显,且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5].中医药治疗耳鸣耳聋有着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其中运用针刺、艾灸、耳穴压豆、拔罐、电针等中医外治法尤被历代医家所重视.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及经验表明针刺、艾灸等中医外治法治疗NT可直接或间接刺激耳部周围的神经系统,通过神经系统的传导,作用于中枢神经,对听神经产生刺激作用[6] ,从而减轻或治愈耳鸣.故本文将对近10 年以针刺及艾灸为代表的中医外治法治疗NT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文献关键词:
神经性耳鸣;中医外治疗法
作者姓名:
张蕊玉;马玉侠;董志斌;刁志浩;张敬芝
作者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山东 济南250014
引用格式:
[1]张蕊玉;马玉侠;董志斌;刁志浩;张敬芝-.神经性耳鸣的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20):2915-2920
A类:
B类:
神经性耳鸣,中医外治法,治法研究,neurological,tinnitus,NT,感音神经性,常见病,杂音,外界因素,主观感觉,侧耳,鸣响,响声,外流,流行病学研究,临床干预,患病率,失眠,头晕,听力下降,口服药物,鼓室注射,高压氧治疗,治疗周期,中医药治疗,耳鸣耳聋,临床经验,针刺,艾灸,耳穴压豆,拔罐,电针,历代医家,耳部,中枢神经,听神经,经产,生刺,刺激作用,进展综述,中医外治疗法
AB值:
0.33515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