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游憩价值评估——以重庆市四面山风景区为例
文献摘要:
风景名胜区是推动生态旅游市场发展的重要载体,评估其游憩价值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风景区的开发管理具有均衡作用.本文基于消费者理论和随机效用理论,以重庆市四面山风景区为研究对象,分别运用旅行费用区间法(TCIA)和选择实验法(CEM)评估其游憩价值中的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研究发现:从使用价值看,游客旅行费用与意愿需求率呈负相关关系.从非使用价值看,在影响游憩价值的自然资源属性(森林覆盖率、水质清澈度)和管理属性(垃圾数量、拥挤程度、交通便利程度)中,游客对水质清澈度的支付意愿最强,其次为垃圾数量和拥挤程度;此外,除森林覆盖率和交通便利程度外,其余属性的平均边际支付意愿目前均处于最优状态.因此,满足游客的多重需求、调整门票价格以及改善交通状况可以促进风景区非使用价值的提高.
文献关键词:
游憩价值;旅行费用法;选择实验法;使用价值;非使用价值
作者姓名:
苑泽明;周炯岚;刘甲
作者机构:
天津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天津300222;天津财经大学无形资产评价协同创新中心,天津30022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苑泽明;周炯岚;刘甲-.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游憩价值评估——以重庆市四面山风景区为例)[J].财会月刊,2022(19):38-45
A类:
旅行费用区间法,边际支付意愿
B类:
风景名胜区,游憩价值,价值评估,四面山,山风,风景区,生态旅游,旅游市场,市场发展,开发管理,效用理论,TCIA,选择实验法,CEM,非使用价值,资源属性,森林覆盖率,清澈,拥挤,交通便利,度外,多重需求,整门,门票价格,交通状况,旅行费用法
AB值:
0.2490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