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中原地区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黏膜癌前病变发生的临床研究
文献摘要:
背景 慢性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是引起成年人胃黏膜癌前病变的主要原因,但其是否也可能发生在儿童中尚存在争议.目的 探讨中原地区因上消化道症状住院的儿童H.pylori感染情况及其胃黏膜癌前病变情况.方法 连续选取2018年8月至2021年7月因上消化道症状(如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打嗝、反酸等)于郑州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18岁以下患儿1015例.患儿均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并取胃黏膜活检组织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资料.依据H.pylori感染情况将患儿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比较感染组与未感染组患儿年龄、性别、内镜检查结果,不同年龄段患儿H.pylori感染率.比较感染组与未感染组患儿胃黏膜癌前病变发生率、胃黏膜活动性炎症发生率、胃黏膜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胃黏膜淋巴细胞浸润程度.比较感染组与未感染组不同年龄段患儿胃黏膜活动性炎症发生率、胃黏膜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胃黏膜淋巴细胞浸润程度.结果 1015例患儿中,感染H.pylori 854例(84.14%,即感染组),未感染H.pylori 161例(15.86%,即未感染组).感染组患儿年龄大于未感染组,浅表性胃炎发生率低于未感染组,疣状胃炎发生率高于未感染组(P<0.05).1015例患儿中1~4岁54例,5~8岁199例,9~12岁435例,13~18岁327例.5~8、9~12、13~18岁患儿H.pylori感染率高于1~4岁患儿(P<0.05);9~12、13~18岁患儿H.pylori感染率高于5~8岁患儿(P<0.05).感染组患儿中经胃黏膜病理结果证实的癌前病变发生率为4.33%(37/854),其中包括17例胃黏膜萎缩、11例肠上皮化生和9例不典型增生.感染组患儿胃黏膜癌前病变发生率高于未感染组〔0.62%(1/161)〕(χ2=5.178,P<0.05).感染组患儿胃黏膜活动性炎症发生率、胃黏膜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胃黏膜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5~8、9~12、13~18岁:感染组患儿胃黏膜活动性炎症发生率、胃黏膜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高于未感染组(P<0.05);9~12、13~18岁:感染组患儿胃黏膜淋巴细胞浸润程度高于未感染组(P<0.05).结论 在中原地区,H.pylori感染患儿胃黏膜癌前病变的发生率为4.33%,胃黏膜癌前病变包括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
文献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儿童;住院;上胃肠道;胃黏膜;癌前病变;组织病理;体征和症状;消化系统;河南
作者姓名:
于淼;宋晓霞;马菁;邵俏俏;余雪纯;祁亚宾;胡若冰;卫珮如;肖伟;贾百灵;程艳波;孔令非;陈传亮;丁松泽
作者机构: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大学人民医院 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大学人民医院 河南省人民医院病理科;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大学人民医院 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科;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大学人民医院 河南省人民医院影像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于淼;宋晓霞;马菁;邵俏俏;余雪纯;祁亚宾;胡若冰;卫珮如;肖伟;贾百灵;程艳波;孔令非;陈传亮;丁松泽-.中原地区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黏膜癌前病变发生的临床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2(23):2849-2855
A类:
疣状胃炎
B类:
中原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黏膜癌前病变,pylori,上消化道症状,感染情况,腹痛,腹胀,恶心,打嗝,反酸,郑州大学,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活检组织,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病理学检查,病理资料,未感染,不同年龄段,感染率,活动性炎症,中性粒细胞浸润,浸润程度,淋巴细胞浸润,浅表性胃炎,经胃,胃黏膜病理,病理结果,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染患,上胃肠道,体征和症状,消化系统
AB值:
0.13699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