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幽门螺杆菌耐药基因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多种胃部疾病相关,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黏膜组织相关淋巴瘤,并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Ⅰ类致癌物,可见根除Hp的重要性.由于抗生素滥用,导致Hp耐药率增加及根除率下降,且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耐药率及耐药趋势不一样.目前研究提示甲硝唑的耐药率超过85%,左氧氟沙星及克拉霉素耐药率均超过30%,现已不建议继续使用含甲硝唑的除菌方案,建议药敏指导下使用含左氧氟沙星或克拉霉素的除菌方案.故基于药敏试验制定根除方案成为临床选择抗生素的迫切需要,然而由于Hp培养所需条件高、耗时长、成功率低等因素,常规药敏试验并未广泛开展.随着聚合酶链反应(PCR)、二代测序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并用于临床,且已有共识提出检测Hp耐药基因突变预测耐药性已具有临床使用价值.本文将对目前的耐药基因及耐药位点进行总结,以供临床参考.
文献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耐药机制;耐药基因;基因检测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之丽;徐龙
作者机构:
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大学总医院消化内科,广东深圳 518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之丽;徐龙-.幽门螺杆菌耐药基因研究进展)[J].中国当代医药,2022(36):36-41
A类:
B类:
幽门螺杆菌,基因研究,Hp,胃部疾病,疾病相关,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黏膜,淋巴瘤,世界卫生组织,致癌物,抗生素滥用,耐药率,根除率,不同人群,耐药趋势,甲硝唑,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除菌,根除方案,常规药敏试验,广泛开展,聚合酶链反应,二代测序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耐药基因突变,耐药性,临床使用,使用价值,耐药机制,基因检测
AB值:
0.30519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