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粪菌移植对不同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疗效及其中药性味研究
文献摘要:
背景 溃疡性结肠炎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性疾病之一.目前治疗技术均有相应的不足之处,粪菌移植(FMT)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性已被证实,但疗效参差不齐.目的 比较FMT治疗小鼠普通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CUCM)与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DUCM)的效果及FMT(新金汁)的中药性味.方法 于2019年12月9—28日,将35只雄性SPF级C57BL/6小鼠分为7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CUCM组、CUCM+FMT组、CUCM+5-氨基水杨酸(5-ASA)组、DUCM组、DUCM+FMT组、DUCM+5-ASA组,每组各5只小鼠.Control组不做任何干预处理;CUCM组和DUCM组根据造模需求分别制备模型;CUCM+FMT组和DUCM+FMT组于造模成功后,给予制备的粪菌液0.2 ml对小鼠进行灌肠;CUCM+5-ASA组和DUCM+5-ASA组于造模成功后,给予0.0195 g/ml 5-ASA对小鼠进行灌肠.通过HE染色观察各组肠组织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组织的超微结构变化,流式细胞检测辅助性T细胞1(Th1)、Th2细胞含量,血常规检测血液中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和血红蛋白(HGB),尼莫地平法评估干预前后疗效指数,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肠内容物中的菌群分布.结果 各组小鼠均造模成功.肠组织HE染色显示:CUCM组与DUCM组肠黏膜表面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损或脱落坏死;CUCM+FMT组、CUCM+5-ASA组、DUCM+FMT组、DUCM+5-ASA组肠黏膜基本完整;并且DUCM+FMT组与CUCM+FMT组相比,前者腺体较后者排列整齐并紧密.肠组织透射电镜超微结构显示:CUCM组与DUCM组上皮细胞表面微绒毛稀疏,杯状细胞减少;CUCM+FMT组、CUCM+5-ASA组、DUCM+FMT组、DUCM+5-ASA组微绒毛较为致密,杯状细胞数目较多;并且DUCM+FMT组与CUCM+FMT组相比,前者微绒毛较后者紧密,杯状细胞也较后者多.各组小鼠Th1、Th2细胞含量、WBC、RBC、PLT、HGB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CUCM+5-ASA组、DUCM+FMT组、DUCM+5-ASA组疗效指数高于CUCM+FMT组(P<0.05).菌群分析显示CUCM组与DUCM组中丰度显著降低的属是Ruminococcus,显著升高的属是Akkermansia,经过FMT治疗后,CUCM+FMT组、DUCM+FMT组有逐步向Control组靠拢的趋势,表明肠道菌群正在改善.结论 FMT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且针对DUCM疗效更佳,FMT(新金汁)的中药性味苦寒,推测其发挥功效的途径可能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进而改善Th1/Th2细胞平衡,达到治疗的目的.
文献关键词:
结肠炎;溃疡性;粪菌移植;5-氨基水杨酸;菌群多样性;Th1-Th2平衡;新金汁
作者姓名:
马晓飞;胡家丽;崔曼曼;葛巍;杨苏琴;丁成华;张磊昌
作者机构:
330004 江西省南昌市,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330046 江西省南昌市,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330004 江西省南昌市,江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马晓飞;胡家丽;崔曼曼;葛巍;杨苏琴;丁成华;张磊昌-.粪菌移植对不同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疗效及其中药性味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2(15):1875-1882
A类:
CUCM,DUCM,新金汁,CUCM+FMT,CUCM+5,DUCM+FMT,DUCM+5
B类:
粪菌移植,结肠炎小鼠,性味,世界卫生组织,难治性疾病,普通型,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SPF,C57BL,正常对照,Control,水杨酸,ASA,何干,菌液,ml,灌肠,HE,透射电镜,电镜观察,超微结构变化,辅助性,Th1,Th2,血常规检测,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HGB,尼莫地平,16S,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肠内,内容物,菌群分布,肠黏膜,腺体,较后,整齐,电镜超微结构,上皮细胞,细胞表面,微绒毛,杯状细胞,菌群分析,Ruminococcus,Akkermansia,靠拢,肠道菌群,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味苦,苦寒,细胞平衡,菌群多样性
AB值:
0.17432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