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蓝色长盾金小蜂对橡副珠蜡蚧的控制作用
文献摘要:
蓝色长盾金小蜂Scutellista caerulea Fonscolombe是橡胶树重要害虫橡副珠蜡蚧Parasaissetia nigra Nietner的一种外寄生性天敌.为了明确蓝色长盾金小蜂对橡副珠蜡蚧的控害潜能,为该寄生蜂的进一步利用提供数据支撑.在室内通过体视镜下解剖观察寄生蜂在寄主腹下是否产卵测定了不同温度、寄主发育阶段下蓝色长盾金小蜂的寄生功能反应、寻找效应和自身密度干扰效应.温度设置有21、24、27、30、33、36℃共6个处理,寄主发育阶段设初期成虫(1-2 d成虫)、褐色期成虫(体色褐色,产卵前3-4 d成虫)、黑色期成虫(体色黑色,产卵1-2 d成虫)三个处理.结果显示:蓝色长盾金小蜂对橡副珠蜡蚧的寄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型和Holling-Ⅲ型模型,在21-36℃范围内,33℃时该蜂寄生效能最大,为44.4201,21℃时最小,为9.2458;在橡副珠蜡蚧为初期成虫—黑色期成虫范围内,寄生效能由大到小为黑色期成虫>褐色期成虫>初期成虫,分别为18.9044、13.7410、7.2002.采用Hassell-Varley干扰模型对不同温度下蓝色长盾金小蜂受自身密度干扰的寄生作用率进行拟合,表明蓝色长盾金小蜂在寄生时存在种群内个体间自我干扰情况.温度会影响蓝色长盾金小蜂的搜寻和自我干扰,在21-33℃范围内,33℃搜寻常数和干扰常数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6116、0.7535.当温度为33℃,寄主发育阶段为黑色期成虫时,蓝色长盾金小蜂对橡副珠蜡蚧有较强的控制能力,自身干扰作用最强.
文献关键词:
蓝色长盾金小蜂;橡副珠蜡蚧;功能反应;寻找效应;干扰效应
作者姓名:
李贤;朱俊洪;叶政培;陈俊谕;符悦冠;张方平
作者机构: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海口 571101;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海口 57022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贤;朱俊洪;叶政培;陈俊谕;符悦冠;张方平-.蓝色长盾金小蜂对橡副珠蜡蚧的控制作用)[J].生态学报,2022(20):8483-8491
A类:
蓝色长盾金小蜂,Scutellista,Fonscolombe,Parasaissetia,寄主发育阶段,Varley
B类:
橡副珠蜡蚧,控制作用,caerulea,橡胶树,要害,害虫,nigra,Nietner,外寄,寄生性天敌,寄生蜂,解剖观察,产卵,功能反应,寻找效应,身密,干扰效应,成虫,褐色,体色,Holling,Hassell,干扰模型,寄生作用,搜寻,寻常,控制能力,自身干扰
AB值:
0.200814
相似文献
昆虫多样性三十年研究进展
王明强;罗阿蓉;周青松;陈婧婷;谢婷婷;李逸;Douglas Chesters;石晓宇;肖晖;刘桓吉;丁强;周璇;罗一平;路园园;佟一杰;赵政宇;白明;郭鹏飞;陈思翀;中村彰宏;彭艳琼;赵延会;魏淑花;林晓龙;陈华燕;罗世孝;陆宴辉;鲁亮;余建平;周欣;邹怡;路浩;朱朝东-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进化与系统学(院)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与生态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41;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3;贵州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贵阳550025;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植物种质创新与特色农业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中国科学院核心植物园保护生物学中心,武汉430074;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热带森林生态学重点实验室,云南勐腊666303;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东亚植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01;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银川750002;上海海洋大学环境DNA技术与水生态健康评估工程中心,上海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海洋动物系统分类与进化上海高校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50;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06;钱江源国家公园,浙江衢州324000;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学系,北京100193;西交利物浦大学健康与环境科学系,江苏苏州215123;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北京100864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