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混交对亚热带针叶树根际土壤氮矿化和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文献摘要:
混交阔叶树是退化红壤区针叶林改造的重要措施之一,土壤养分供应和转化是评价混交效应的重要参数,但混交后针叶树根际土壤氮矿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还不清楚.选取退化红壤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纯林、湿地松(Pirms elliottii Engelmann)纯林及其补植木荷(Schiima superba Gardn.et Champ.)形成的马-木混交林和湿-木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集4种林分下针叶树根际土壤,测定速效养分含量、氮矿化速率、氮水解酶活性和微生物磷脂脂肪酸含量,探究混交对针叶树根际土壤氮供应及微生物特性的影响,分析土壤氮矿化和微生物特性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混交显著增加了针叶树根际土壤铵态氮,矿质氮和有效磷含量,而对硝态氮影响不显著.根际土壤氮矿化以硝化作用为主,混交后针叶树根际土壤氨化速率降低了 27.0%,硝化速率增加了 55.4%,而最终净氮矿化速率增加了 24.1%.两个树种间,马尾松根际土壤矿质氮含量和净氮矿化速率显著高于湿地松.针叶树根际土壤真菌、丛枝菌根真菌,总微生物生物量及真菌/细菌比在混交后显著增加,且马尾松根际土壤总微生物和真菌生物量分别比湿地松高18.9%和27.0%.同时,针叶树根际土壤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在混交后显著增强,且根际土壤硝化速率和净氮矿化速率与微生物指标和酶活性正相关.总的来说,混交阔叶树显著提高了针叶树根际土壤氮供应,以此应对阔叶树混交后带来的养分竞争压力,而马尾松倾向于积极性的应对策略,通过增加土壤氮矿化以适应外界环境改变.
文献关键词:
根际土壤;土壤氮矿化;土壤微生物;酶活性;针阔混交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郭子俊;段晓清;李文卿;陈伏生;刘苑秋;方向民
作者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鄱阳湖流域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南昌 330045;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江西省森林培育重点实验室,南昌 33004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郭子俊;段晓清;李文卿;陈伏生;刘苑秋;方向民-.混交对亚热带针叶树根际土壤氮矿化和微生物特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20):8414-8424
A类:
Pirms,Engelmann,Schiima
B类:
交对,亚热带,针叶树,树根,土壤氮矿化,微生物特性,阔叶树,红壤区,针叶林,土壤养分,重要参数,矿化特征,马尾松,Pinus,massoniana,Lamb,纯林,湿地松,elliottii,植木,木荷,superba,Gardn,et,Champ,混交林,林分,速效养分,养分含量,氮水解酶,水解酶活性,磷脂脂肪酸,脂肪酸含量,铵态氮,矿质氮,有效磷含量,硝态氮,硝化作用,氨化,硝化速率,净氮矿化速率,树种,种间,松根,氮含量,根际土壤真菌,丛枝菌根真菌,微生物生物量,比湿,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微生物指标,总的来说,竞争压力,外界环境,土壤微生物,针阔混交
AB值:
0.23100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