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中国植被地理学:从传统植被地理学到功能植被地理学
文献摘要:
本文回顾总结了我国植被地理学发展的历史,展望了其从传统植被地理学到功能地理学的未来研究趋势.作为研究植被地理分布规律的一门科学,植被地理学在我国经历了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四个阶段:早期起步阶段,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前(1920年代-1949)的植物地理学和植被地理学的零星工作;初期成长阶段,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1949-1980)的传统植被地理学研究;中期迅速发展阶段,主要包括改革开放后至经济迅速发展时期(1980-2000),在全球气候变化国际研究背景下的植被地理学研究;近期转型与拓展阶段,主要是国民经济平稳发展及信息时代(2000-至今),面向全球环境变化的植被地理学研究的纵深发展.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在植被综合区划与生态功能区划、中国植被分类系统订正、中国植被图与植被志编纂、古植被地理学、植被地理模拟预测与情景分析、植物功能性状和生态化学计量学的功能植被地理学等6个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今后,需要在以下4个方面开展更广泛的精细与纵深研究:加强更多精细化的植被地理学研究,编纂新一代中国植被图与中国植被志;深入开展人类干扰的植被地理学研究;以植物性状研究为契机,拓展宏观功能植被地理学研究;交叉融合谱系植物地理学,开展长期功能植被地理学研究.
文献关键词:
植被地理学;中国植被;气候变化;人类干扰;功能植被地理学
作者姓名:
倪健;夏洁;程琦
作者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金华 321004;浙江金华山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金华 32100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倪健;夏洁;程琦-.中国植被地理学:从传统植被地理学到功能植被地理学)[J].生态学报,2022(14):6001-6015
A类:
植被地理学,功能植被地理学
B类:
中国植被,学到,回顾总结,地理学发展,研究趋势,地理分布,门科,植物地理学,零星,成长阶段,改革开放后,发展时期,全球气候变化,国际研究,研究背景,平稳发展,信息时代,全球环境变化,纵深发展,近百年,综合区划,生态功能区划,植被分类,分类系统,订正,植被志,编纂,古植被,地理模拟,模拟预测,情景分析,植物功能性状,生态化学计量学,可喜成果,人类干扰,植物性状,交叉融合,融合谱
AB值:
0.23148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