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的提取、鉴定和蛋白组学分析
文献摘要:
背景:现有的外泌体蛋白组学研究中,只有不同来源外泌体或者不同条件下分泌的外泌体之间的蛋白组学对比,没有外泌体和其母体细胞之间的对比分析.目的: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进行提取鉴定和蛋白组学分析.方法: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并采用超滤序贯超离法提取外泌体,通过透射电镜、纳米颗粒跟踪分析、蛋白质定量、蛋白质印迹法及蛋白组学分析等技术鉴定.结果 与结论:①提取的外泌体分散度较好且均一,多为杯状圆形或类圆形的膜性小囊泡,可见囊泡的双膜性结构,中央为低电子密度成分,分布较集中且边界清晰;②外泌体粒径分布峰值为(129.5±8.7)nm,膜表面带负电荷,浓度为8.375×1010粒子/mL,平均zeta电位为(-28.1±3.6)mV;③外泌体有特征性膜蛋白CD9、CD63的表达;④蛋白组学分析外泌体中高表达的蛋白质大多参与RNA剪接、mRNA加工、蛋白折叠等生物过程,参与RNA/DNA等遗传物质及蛋白质的合成、加工、降解过程,参与组成多种细胞器及亚细胞膜结构,参与多条信号通路、细胞黏附、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与多种疾病和病毒致癌也密切相关;⑤通过分析认为外泌体与其母体细胞相比有一定的同质性和差异性,差异蛋白功能均和免疫无关,故验证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的低免疫原性和安全性.
文献关键词:
干细胞;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蛋白组学;免疫原性;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单政铭;陶述春;胡春梅;张治元;丁一楠;何梦铖;唐秋莎
作者机构:
东南大学医学院病理与病理生理学系,江苏省南京市 21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单政铭;陶述春;胡春梅;张治元;丁一楠;何梦铖;唐秋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的提取、鉴定和蛋白组学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2(19):3036-3042
A类:
B类: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蛋白组学,组学分析,组学研究,不同来源,不同条件下,母体,体细胞,超滤,序贯,过透,透射电镜,纳米颗粒,跟踪分析,蛋白质定量,蛋白质印迹法,技术鉴定,分散度,均一,杯状,膜性,小囊,囊泡,双膜,电子密度,粒径分布,面带,负电荷,zeta,mV,特征性,膜蛋白,CD9,CD63,剪接,蛋白折叠,生物过程,遗传物质,蛋白质的合成,降解过程,细胞器,亚细胞,细胞膜,膜结构,多条,细胞黏附,细胞外基质,致癌,同质性,差异蛋白,蛋白功能,免疫原性
AB值:
0.30777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