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新型骨水泥螺钉系统固定迟发性椎体骨折后骨坏死模型的生物力学评估
文献摘要:
背景:创伤后椎体迟发性骨坏死(Kummell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于1891年被德国医生KUMMELL首次报道.目前使用骨水泥填充治疗后有较大概率会出现骨水泥松动移位等术后并发症.目的:采用生物力学分析方法探讨新型骨水泥螺钉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创伤致椎体迟发性骨坏死的效果.方法:获取30具羊脊柱标本,通过CT扫描检查保证所取标本没有椎体畸形.取T12-L2节段,在其L1节段制作创伤后椎体迟发性骨坏死椎体内裂隙模型,并对椎体内裂隙进行骨水泥强化治疗,随后按骨水泥填充方式的不同将标本随机分成单纯椎体成形术组、椎体成形术联合单侧椎弓根成形术组、椎体成形术联合双侧椎弓根成形术组、单侧新型骨水泥螺钉联合椎体成形术组、双侧新型骨水泥螺钉联合椎体成形术组(三维稳定性生物力学实验、最大轴向压力实验各5组).所有标本术后均进行CT检查,判断螺钉位置是否理想以及椎体有无其他损伤情况,采用三维稳定性生物力学实验检测各组标本在前屈、后伸、左屈、右屈及左右轴向旋转6种运动状态下的骨水泥活动度,采用最大轴向压力实验检测骨水泥在受压时所能承受至出现骨水泥移位时的最大轴向压力.结果 与结论:①所有标本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螺钉位置正常,未见新型骨水泥螺钉刺入椎管、稳定性欠佳等不良现象;②单、双侧新型骨水泥螺钉联合椎体成形术组在前屈、后伸、左屈和右屈运动状态下的骨水泥活动度均最小,具有更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这两组与其余3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此两组间的骨水泥活动度无显著差异(P>0.05),这提示单、双侧新型骨水泥螺钉均能达到相似的骨水泥稳定效果;③单、双侧新型骨水泥螺钉联合椎体成形术组具有较好的骨水泥受压能力,其骨水泥能够承受更大的轴向压力,具有更好的骨水泥稳定性,这两组与其余3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双侧新型骨水泥螺钉联合椎体成形术组在垂直受力情况下所能承受压力最大,其次是单侧新型骨水泥螺钉联合椎体成形术组;④上述结果表明,新型骨水泥螺钉在胸腰椎创伤后椎体迟发性骨坏死治疗中能起到增加骨水泥稳定性及避免骨水泥松动移位的作用.
文献关键词:
Kummell病;新型骨水泥螺钉;内置物;生物力学;羊;损伤;修复;椎体内裂隙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詹乙;王彪;马宇立;何思敏;孙宏慧;郝定均
作者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陕西省西安市 710054;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省西安市 712046;上海三友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20181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詹乙;王彪;马宇立;何思敏;孙宏慧;郝定均-.新型骨水泥螺钉系统固定迟发性椎体骨折后骨坏死模型的生物力学评估)[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2(18):2795-2800
A类:
新型骨水泥螺钉,KUMMELL
B类:
迟发性,骨坏死,生物力学评估,创伤后,Kummell,特殊类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首次报道,填充治疗,大概,松动,移位,术后并发症,生物力学分析,椎体成形术,胸腰椎,脊柱,扫描检查,T12,L2,节段,L1,椎体内裂隙,骨水泥强化,强化治疗,成单,椎弓根,三维稳定性,力学实验,轴向压力,伤情,实验检测,运动状态,活动度,受压,所能,后影,影像学检查,刺入,椎管,不良现象,力学稳定性,水泥稳定,受力情况,内置物
AB值:
0.149775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