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自然衰老致增龄性骨骼肌萎缩SD大鼠模型评价
文献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月龄大鼠腓肠肌的湿重体重比、腓肠肌的微观组织形态、衰老相关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生肌调节因子〔成肌生化因子(MyoD)、肌肉卫星细胞(Myogenin)〕随月龄的变化情况,评价不同月龄SD大鼠骨骼肌形态学及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为自然衰老SD大鼠骨骼肌萎缩模型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将56只正常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月龄组、8月龄组、12月龄组、14月龄组、16月龄组、18月龄组、20月龄组,自然饮食,于对应月龄时取双侧腓肠肌和血液,腓肠肌称重后计算湿重体重比,血液离心分离后检测肌肉和血清中SOD和MDA的含量,肌肉中MyoD、Myogenin的表达.结果 14月龄以后,随着大鼠衰老,死亡率逐渐升高.从形态学上看,较6月龄相比,8月龄大鼠腓肠肌并无明显萎缩,12月龄后腓肠肌出现明显萎缩,骨骼肌细胞出现轻度退行性变化,随着月龄增加,腓肠肌萎缩和肌纤维衰老坏死越明显,提示12月龄后大鼠腓肠肌出现明显萎缩和退行性变化,可以满足造模要求.12月龄大鼠腓肠肌和血清中的SOD活力较8月龄无显著差异(P>0.05),到14月龄时才明显下降,而且随着月龄增加,SOD活力下降越明显(均P<0.05);血清及腓肠肌中MDA含量12月龄升高不明显(P>0.05),到14月龄时MDA含量升高显著,随着月龄的增加,MDA含量升高越明显(均P<0.05).腓肠肌中MyoD的表达,与8月龄组比较,12、14月龄组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16、18、20月龄组MyoD表达明显降低(P<0.05);Myogenin表达随着月龄增加逐渐降低.与8月龄组比较,其余各组Myogenin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12~14月龄,自然衰老主要影响Myogenin的表达,而对MyoD的表达影响并不明显.结论 增龄性大鼠骨骼肌萎缩自然衰老模型较佳的造模时间为12~16月龄,该阶段骨骼肌的萎缩明显,饲养时间适中,既能节省造模时间,节约实验成本,又能保证造模的成功率.
文献关键词:
衰老;增龄性骨骼肌萎缩;动物模型
作者姓名:
张伟波;吴丽洁;高原;温佩彤;寿崟;王晓南;徐平
作者机构: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浙江 杭州 310013;浙江省中医院;浙江省康复医院;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第一人民医院;美国埃默里大学医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伟波;吴丽洁;高原;温佩彤;寿崟;王晓南;徐平-.自然衰老致增龄性骨骼肌萎缩SD大鼠模型评价)[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22):5570-5574
A类:
增龄性骨骼肌萎缩
B类:
自然衰老,大鼠模型,模型评价,不同月龄,腓肠肌,湿重,微观组织,组织形态,老相,生肌调节因子,生化因子,MyoD,肌肉卫星细胞,Myogenin,龄组,称重,离心分离,骨骼肌细胞,退行性变,肌纤维,高显,统计学差异,表达差异,衰老模型,较佳,饲养,适中,动物模型
AB值:
0.16115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