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芪苓益肾通络方辅助治疗脾肾气虚型膜性肾病临床观察
文献摘要:
目的 观察芪苓益肾通络方辅助治疗脾肾气虚型膜性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脾肾气虚型膜性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醋酸泼尼松片、静滴环磷酰胺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苓益肾通络方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6个月.治疗6个月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并计算总有效率;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进行中医证候积分评分,检测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ACR)、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TP)、血清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PLA2R-Ab)、肾小球滤过率、血清胱抑素C、血浆白蛋白;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进行血、尿、大便常规加隐血化验,肝肾功能检查,肝、胆、胰、脾、肾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心电图检查;治疗过程中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8.00%、72.00%,P<0.05).治疗前及治疗3、6个月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24 h UTP、ACR、PLA2R-Ab、血清胱抑素C水平逐渐下降,肾小球滤过率、血浆白蛋白水平逐渐上升(P均<0.05);治疗3、6个月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24 h UTP、ACR、PLA2R-Ab、血清胱抑素C水平低于对照组,肾小球滤过率、血浆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生命体征稳定,血、尿、大便常规加隐血检查无明显异常,肝肾功能、超声检查及心电图检查无明显异常.对照组出现1例胃部不适,嘱饭后服药,症状好转.结论 芪苓益肾通络方辅助治疗脾肾气虚型膜性肾病可降低患者蛋白尿水平,提高肾小球滤过率,改善肾功能,缓解症状,用药安全性较好.
文献关键词:
膜性肾病;脾肾气虚;芪苓益肾通络方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春宁;王晓;陈立祥;马艳东;宋雪
作者机构:
衡水市中医医院内分泌肾病二科,河北衡水053000;衡水市中医医院检验科;衡水市中医医院专家门诊;衡水市中医医院内分泌肾病一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春宁;王晓;陈立祥;马艳东;宋雪-.芪苓益肾通络方辅助治疗脾肾气虚型膜性肾病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22(32):53-56
A类:
芪苓益肾通络方,脾肾气虚型膜性肾病
B类:
辅助治疗,临床观察,肾病患者,醋酸泼尼松片,静滴,环磷酰胺,常规治疗,疗程,临床疗效评价,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尿白蛋白,尿肌酐,ACR,尿蛋白定量,UTP,抗磷脂,磷脂酶,PLA2R,Ab,肾小球滤过率,血清胱抑素,血浆白蛋白,行血,大便,便常规,隐血,化验,肝肾功能,肾功能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心电图检查,治疗过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白蛋白水平,生命体征,血检,查无,胃部不适,饭后,服药,蛋白尿,尿水,缓解症状,用药安全性
AB值:
0.17362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