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江苏沿海垦区暗管排水农田轮作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模拟
文献摘要:
针对江苏沿海垦区地势平坦、降雨量大,农业生产易受涝渍灾害影响,而新开垦农田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极低的问题,该研究基于江苏省东台市内省水科院农田暗管排水试验基地的气象、土壤、作物等数据,联合运用田间水文模型-DRAINMOD和土壤有机碳模型-DNDC(Denitrification-Decomposition Model),研究了轮作和秸秆还田方式对暗管排水农田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累积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于地下水位埋深较浅的沿海垦区,在DRAINMOD准确预测暗管排水农田地下水位动态的基础上,运用DNDC模型可以更好地预测土壤有机碳的累积过程;以2021年土壤有机碳含量(2.95 g/kg)为初始值,DNDC模型32 a长序列模拟发现,冬小麦-玉米轮作配施全量秸秆还田措施效果最佳,可提升耕层土壤有机碳含量至17.85 g/kg;冬小麦-玉米-冬小麦-绿肥(紫花苜蓿)轮作配施全量秸秆还田措施可提升耕层土壤有机碳含量至16.12 g/kg,具有很好的固碳效果.与研究区现有明沟排水系统相比,暗管排水可快速降低地下水位,减少涝渍胁迫,作物产量提升3.90%,耕层固碳速率提升39.39%.暗管排水条件下,湿润年频繁降雨造成了土壤干湿交替变化,由此激发了高强度土壤的呼吸作用,导致了一定程度的SOC损失;建议采用农田控制排水措施来抑制过度排水,减少高强度土壤呼吸对SOC累积过程的不利影响.研究成果可为沿海垦区农田地力提升和农业碳中和提供参考.
文献关键词:
排水;土壤;轮作;土壤有机碳;暗管排水;秸秆还田;DNDC模型;DRAINMOD模型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罗纨;蔡思成;李印娟;张裕;朱豪杰;杨星;王志寰;侯苗
作者机构:
扬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扬州 225009;江苏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农村水利与水土保持研究所,南京 21001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罗纨;蔡思成;李印娟;张裕;朱豪杰;杨星;王志寰;侯苗-.江苏沿海垦区暗管排水农田轮作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模拟)[J].农业工程学报,2022(18):138-146
A类:
沿海垦区,DRAINMOD,土壤有机碳模型
B类:
江苏沿海,暗管排水,轮作,地势,平坦,降雨量,涝渍灾害,灾害影响,开垦,农田土壤,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东台市,市内,内省,排水试验,试验基地,联合运用,田间,水文模型,DNDC,Denitrification,Decomposition,Model,秸秆还田方式,Soil,Organic,Carbon,SOC,地下水位埋深,较浅,准确预测,田地,地下水位动态,土壤有机碳含量,初始值,冬小麦,配施,措施效果,耕层土壤,绿肥,紫花苜蓿,碳效,明沟,排水系统,速降,涝渍胁迫,作物产量,产量提升,固碳速率,速率提升,排水条件,湿润,土壤干湿交替,呼吸作用,排水措施,土壤呼吸,地力提升,农业碳中和
AB值:
0.27730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