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中国典型地带性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与孔隙特征的定量关系
文献摘要:
团聚体结构和稳定性关系着一系列土壤过程.为探明不同类型地带性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与孔隙结构变化规律及二者关系,该研究以中国温带与亚热带地区5种地带性土壤(黑土、棕壤、褐土、黄褐土和红壤)为研究对象,结合CT扫描、湿筛法和Le Bissonnais(LB)法,量化孔隙结构,测定各地带性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ean Weight Diameter,MWD).结果表明:团聚体水稳性受到土壤类型和土层深度的综合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黄褐土、褐土、棕壤、黑土和红壤;基于LB法测定的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排序为MWDsw(慢速湿润)>MWDws(预湿润震荡)>MWDfw(快速湿润),即5种团聚体的主要破碎机制是快速湿润引起的消散作用;5种地带性土壤团聚体不同当量直径孔隙度由北至南呈"U"型变化,且这种变化程度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弱;团聚体孔隙大小均以30~<75μm孔隙为主,孔隙形状以细长型孔隙为主.细长型孔隙度自北向南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不规则型和规则型孔隙度变化趋势相反;偏最小二乘回归表明,规则型孔隙度、孔隙平均形状因子、75~100μm孔隙度和细长型孔隙度与团聚体水稳性显著相关,细长型孔隙起正向作用;规则型孔隙、细长型孔隙、75~100μm孔隙度和>100μm孔隙度是MWDfw、MWDws、MWDsw的主控因子.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土壤团聚体与孔隙特征关系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揭示土壤过程作用机制.
文献关键词:
团聚体;土壤;孔隙;稳定性;结构;地带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彭珏;陈家赢;王军光;蔡崇法
作者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水土保持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长江中下游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彭珏;陈家赢;王军光;蔡崇法-.中国典型地带性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与孔隙特征的定量关系)[J].农业工程学报,2022(18):113-121
A类:
MWDsw,MWDws,MWDfw
B类:
国典,地带性,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孔隙特征,定量关系,团聚体结构,孔隙结构,中国温带,亚热带地区,种地,黑土,棕壤,黄褐土,红壤,湿筛法,Le,Bissonnais,LB,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ean,Weight,Diameter,团聚体水稳性,土壤类型,土层深度,综合影响,平均质量直径,慢速,湿润,震荡,破碎机制,消散,当量,孔隙度,北至南,孔隙形状,细长,长型,型孔,北向南,先下,偏最小二乘回归,形状因子,正向作用,主控因子,特征关系
AB值:
0.26693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