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耕作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优质粳稻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文献摘要:
为探明耕作方式与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s,PGRs)对连续旋耕稻田优质粳稻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解决或缓解不合理耕作带来的产量形成不利问题,该研究于2018-2019年在大田条件下以绥粳18、垦稻12和三江6为试验材料,在连续旋耕稻田上设置深耕(Deep Tillage,DT)与旋耕(Rotary Tillage,RT)2种耕作处理,于剑叶展叶期分别喷施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Diethylaminoethyl caproate,DA-6),6-苄氨基腺嘌呤(6-benzylaminoadenine,6-BA)和亚精胺(Spermidine,Spd)3种PGRs,并设置清水对照,研究深耕与PGRs对优质粳稻生育中后期产量形成及光合物质生产特性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与RT相比,DT处理增加了生物量和茎鞘物质转运能力,提高了齐穗期和蜡熟期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SPAD)和净光合速率,增加了齐穗后叶面积指数和群体生长速率,延长了齐穗后绿叶面积持续时间,增加了每平方米有效穗数、每穗粒质量、千粒质量、收获指数及籽粒产量,其中两年产量增幅5.15%~14.54%(P<0.05).不同PGRs作用下,与CK相比,喷施6-BA能够提高齐穗后净光合速率和SPAD值,增加结实率、收获指数、每穗粒数及粒质量,实现两年产量增幅4.93%~13.88%(P<0.05).在互作效应上,耕作与PGRs互作对收获指数和产量存在显著影响,其中DT+6-BA处理产量最高,该处理增产途径是在较高有效穗数前提下,增加了齐穗后绿叶面积持续时间,提高了齐穗后生物量、粒叶比、净光合速率和SPAD值,促进齐穗后高光效群体的形成,提高了穗粒数和收获指数,增加了籽粒产量,其次是DT+DA-6处理;而RT+6-BA处理较清水对照下的RT处理两年增产8.83%~13.88%(P<0.05).综上所述,在连续旋耕稻田上采用1次深耕耕作方式和叶面喷施6-BA有利于提高优质粳稻光合物质生产能力和增加产量,可以作为提高本区域优质粳稻高产高效栽培的一种可持续耕作制度和有效栽培措施.
文献关键词:
耕作;产量;植物生长调节剂;优质粳稻;光合特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赵黎明;郑殿峰;冯乃杰;沈雪峰;黄安琪;王亚新;蒋文鑫
作者机构:
广东海洋大学滨海农业学院,湛江 52408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黎明;郑殿峰;冯乃杰;沈雪峰;黄安琪;王亚新;蒋文鑫-.耕作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优质粳稻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22(15):93-103
A类:
Diethylaminoethyl,caproate,benzylaminoadenine,DT+6,DT+DA,RT+6
B类:
植物生长调节剂,优质粳稻,光合特性,耕作方式,Plant,Growth,Regulators,PGRs,旋耕,稻田,产量形成,大田,三江,深耕,Deep,Tillage,Rotary,剑叶,展叶期,己酸,腺嘌呤,BA,亚精胺,Spermidine,Spd,生育中后期,光合物质,物质生产特性,调控效应,生物量,物质转运,转运能力,齐穗,穗期,蜡熟,熟期,叶绿素相对含量,Soil,Analyzer,Development,SPAD,净光合速率,后叶,叶面积指数,群体生长速率,绿叶,每平方米,有效穗数,千粒质量,收获指数,籽粒产量,年产量,结实率,每穗粒数,互作效应,该处,粒叶比,高光效,照下,综上所述,叶面喷施,高优,生产能力,加产,本区,高产高效栽培,耕作制度,栽培措施
AB值:
0.30740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