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CiteSpace的植被格局对侵蚀产沙影响研究现状与趋势
文献摘要:
植被是防蚀减沙的重要措施.当前关于植被类型和数量对侵蚀产沙的影响已较为清晰,但其格局与侵蚀产沙的关系仍不明确.利用文献计量分析工具CiteSpace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2005-2020年发表的植被格局对侵蚀产沙影响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对文献基本信息进行全面梳理.结合典型报道评述,对评估模型方法、生态水文效应和不同因素耦合3方面的现状和进展开展综合评述,并提出该主题未来研究趋势建议.结果表明:目前的研究难以全面满足植被恢复过程中以科学布局提高生态—经济综合效应的科技需求;新兴的泥沙连通性体系还有待完善,对植被格局变化的响应机制仍不明确.未来应完善连通性理论及其指标,明晰植被格局影响侵蚀产沙的过程机制;加强模型与表征指数优化,提升植被格局与侵蚀产沙变化模拟能力;重视耦合影响与功能权衡,丰富植被格局影响侵蚀产沙的研究内涵.有关研究可为深入开展植被格局对侵蚀产沙影响的研究提供方向性参考.
文献关键词:
植被格局;侵蚀产沙;连通性;模型模拟;CiteSpace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勤;许海超;秦伟;张明浩
作者机构: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100048,北京;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0048,北京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勤;许海超;秦伟;张明浩-.基于CiteSpace的植被格局对侵蚀产沙影响研究现状与趋势)[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22(05):133-140
A类:
泥沙连通性
B类:
植被格局,侵蚀产沙,现状与趋势,植被类型,文献计量分析,面梳,典型报道,模型方法,生态水文效应,不同因素,因素耦合,现状和进展,研究趋势,植被恢复,恢复过程,科学布局,经济综合,综合效应,科技需求,对植,响应机制,过程机制,变化模拟,模拟能力,耦合影响,方向性,模型模拟
AB值:
0.26250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