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四川大凉山典型小流域切沟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子
文献摘要:
为探究大凉山区切沟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选择孙水河上游典型小流域,综合采用遥感监测、实地调查、GIS统计与分析等手段,研究切沟形态特征及空间分布规律,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探讨影响切沟空间分布的关键因子.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切沟数量多,分布广,主要集中在流域东南一带(上游),向西北一带(中下游)呈逐渐下降趋势;流域内最大切沟密度6.53 km/km2,侵蚀强度轻度以上区域面积103.38 km2,占流域总面积的58.12%.2)地层岩性、高程、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是影响小流域切沟空间分布的关键因子,小流域海拔3 020~3 150 m、地层为小坝组或窝头山组、土壤类型为亚高山灌丛草甸土、土地利用方式为裸地或撂荒地的区域切沟分布较为集中.研究成果可为大凉山区水土保持措施的布局提供决策支撑,为当地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农业生产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文献关键词:
切沟;空间分布;影响因子;小流域;大凉山区
作者姓名:
李琬欣;熊东红;袁勇;张闻多;张宝军;赵冬梅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610041,成都;四川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610081,成都
引用格式:
[1]李琬欣;熊东红;袁勇;张闻多;张宝军;赵冬梅-.四川大凉山典型小流域切沟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子)[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22(05):10-16
A类:
大凉山区
B类:
典型小流域,切沟,空间分布特征,水河,河上,合采,遥感监测,实地调查,统计与分析,空间分布规律,地理探测器,关键因子,内切,北一,中下游,km2,侵蚀强度,上区,区域面积,总面积,地层岩性,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小坝组,窝头,亚高山,灌丛草甸,草甸土,裸地,撂荒地,水土保持措施,决策支撑,生产发展
AB值:
0.30325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