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研究进展与展望
文献摘要: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强烈水土流失导致的黑土厚度下降及土壤质量退化,直接威胁国家粮食安全.系统分析黑土区土壤侵蚀研究成果,对阻控黑土退化、维持土地生产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论述了黑土区土壤侵蚀环境与侵蚀环境效应、土壤侵蚀过程与机理、土壤侵蚀时空变化和未来研究展望.多营力复合、缓坡长坡是黑土区独特的侵蚀环境,黑土厚度下降与坡耕地土壤质量退化是该区最典型的侵蚀环境效应.细沟间、细沟、浅沟、切沟及冻融侵蚀发育的动力机制与主控因素差异明显,输沙耗能驱动的泥沙输移对土壤分离的反馈效应是侵蚀强度沿坡长呈强弱交替的根本原因,浅沟和切沟主要发育在坡耕地,侵蚀强度受耕作方式等人类活动的显著影响.冻融侵蚀强度显著小于水力侵蚀,但可通过降低土壤抗蚀性能和促进坡面径流及壤中流发育影响水力侵蚀.土壤侵蚀类型与强度在小流域尺度上沿坡面呈明显的垂直分带特征,在区域尺度上呈南北与东西递变的纬度和经度地带性.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导致黑土区水力侵蚀加强、冻融侵蚀减弱.未来亟需加强黑土厚度及土地生产力对侵蚀响应机理、复合侵蚀动力过程与耦合机制、典型侵蚀类型时空变化与主控因素等方面的研究.
文献关键词:
黑土;侵蚀环境;侵蚀过程;时空变化;水土保持
作者姓名:
张光辉;杨扬;刘瑛娜;王志强
作者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北京10087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光辉;杨扬;刘瑛娜;王志强-.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研究进展与展望)[J].水土保持学报,2022(02):1-12
A类:
B类:
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研究进展与展望,商品粮,生产基地,水土流失,土壤质量退化,直接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土地生产力,侵蚀环境,环境效应,侵蚀过程,时空变化,研究展望,营力,缓坡,坡长,坡耕地,耕地土壤,细沟,浅沟,切沟,冻融侵蚀,动力机制,主控因素,输沙,泥沙输移,土壤分离,反馈效应,侵蚀强度,耕作方式,人类活动,水力侵蚀,土壤抗蚀性,抗蚀性能,坡面径流,壤中流,响水,小流域,流域尺度,面呈,垂直分带,区域尺度,西递,递变,纬度,经度,地带性,全球气候变化,响应机理,侵蚀动力,动力过程,耦合机制,水土保持
AB值:
0.36524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