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不同修复模式下排土场植被与土壤水热肥变化
文献摘要:
于2019年在汝箕沟露天煤矿排土场设置不同修复模式,分析修复1年后生态袋拦挡(C-S)、蜂巢格室全铺(C-F)、植被毯覆盖(J-C)、植被毯覆盖+生态袋拦挡(J-S)、植被毯覆盖+蜂巢格室全铺(J-F)6种修复模式下植被与土壤水分、温度和养分状况.结果表明:1)CK(只有草籽无任何修复)、C-S、C-F、J-C、J-S、J-F下植被盖度分别为0、0、0、10.00%、19.67%和16.33%,其中J-S下植被盖度显著高于其余模式(P<0.05),植株高度主要与植物种类相关,盐生草、沙生冰草、胡枝子的植株高度分别集中在20.0、3.5和4.0 cm.盐生草和胡枝子的生长状况良好,而沙生冰草的生长状况不良;2)在观测期间,C-S、C-F、J-C、J-S、J-F下土壤含水量分别显著增加3.12%、3.86%、5.88%、6.66%、5.98%(P<0.05),C-S、C-F 下土壤平均温度和日温差变化较小,J-C、J-S、J-F下土壤平均温度分别降低2.10、2.68、1.95℃,土壤日温差分别显著降低1.64、1.37、1.54℃(P<0.05);不同模式下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变化较小,而土壤水解性氮和有效磷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J-C、J-S、J-F下土壤全氮含量分别显著提高8.11%、10.81%、8.11%(P<0.05),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别显著提高54.22%、38.36%、64.97%(P<0.05).在本研究设计的修复模式中,J-C、J-S、J-F下植被盖度、土壤水分、全氮和速效钾含量显著增加,其中J-S下植被盖度增量最大.
文献关键词:
修复模式;植被恢复;土壤水热肥;露天煤矿排土场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俊娇;胡杨;史常青;赵廷宁;吴川;刘小勇;刘秉儒
作者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100083,北京;北方民族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750021,银川;生态系统建模及应用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750021,银川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俊娇;胡杨;史常青;赵廷宁;吴川;刘小勇;刘秉儒-.不同修复模式下排土场植被与土壤水热肥变化)[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22(03):88-93
A类:
土壤水热肥
B类:
修复模式,下排,植被与土壤,露天煤矿排土场,生态袋,拦挡,蜂巢格室,植被毯,土壤水分,养分状况,草籽,无任,植被盖度,余模,植株高度,植物种类,盐生草,冰草,胡枝子,别集,生长状况,状况良好,下土,土壤含水量,平均温度,温差变化,不同模式,有机质含量,含量变化,水解性氮,有效磷含量,土壤全氮含量,土壤速效钾含量,植被恢复
AB值:
0.271366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