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晋北不同人工林下苔藓优势种种间关系与生态位
文献摘要:
为筛选适宜生态恢复的优势苔藓植物种类,在苔藓植物样方调查的基础上,采用x2检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生态位宽度与重叠等方法,对晋北丘陵风沙区不同恢复年限的人工林下苔藓植物群落14个优势种种间关系与生态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晋北丘陵风沙区不同人工林下85.71%的苔藓优势种属于耐旱耐贫瘠的矮丛集型植物,优势种的种类与所在林型关系密切;2)14个苔藓优势种组成的91个种对中,x2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正负关联比均<1,大多数种对呈不显著联结;3)14个苔藓优势种可划分为3个生态种组,导致其生态种组划分的主要环境因子是土壤水分和光照条件;4)多数苔藓优势种种对间生态重叠值普遍较小,种间联结程度与生态位重叠呈线性相关;5)优势种丛生真藓(Bryum caespiticium)生态位宽度最大,在群落中广泛分布.因此:晋北丘陵风沙区不同人工林下苔藓优势种的相互依赖程度较低,种间联结松散,各物种趋于独立分布.在未来生态恢复中,丛生真藓可用于生态恢复的先锋种.
文献关键词:
苔藓植物;优势种;种间关系;生态位;生态种组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建青;李素清
作者机构:
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030006,太原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建青;李素清-.晋北不同人工林下苔藓优势种种间关系与生态位)[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22(02):49-57
A类:
caespiticium
B类:
晋北,人工林,林下,种间关系,生态恢复,苔藓植物,植物种类,植物样,样方调查,x2,秩相关分析,生态位宽度,丘陵,风沙区,不同恢复年限,植物群落,种属,耐旱,耐贫瘠,丛集,林型,优势种组,秩相关系数,正负,大多数种,生态种组,环境因子,土壤水分,光照条件,种间联结,生态位重叠,线性相关,丛生,真藓,Bryum,相互依赖,依赖程度,来生
AB值:
0.29890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