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郭沫若的南下与新国家想象
文献摘要:
郭沫若南下广州,并非在"瞿秋白的推荐"和"陈公博的邀请"下就能轻松做出的选择,而是文学与革命相互角力、苏俄认同和新国家想象多方作用的结果,由此可窥晓郭沫若对文学与革命关系的复杂心态和革命诉求.郭沫若理解的革命是师法苏俄的革命,指向以共产主义为旨归的新国家.因而,郭沫若在南下前夕对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进行调和处理后,才走向被其当作莫斯科的广州.国家是理解郭沫若南下逻辑的关键因素,对旧国家进行批判与革命,拥抱新国家并为之实干,是左右和理解郭沫若南下甚至是其一生的重要线索.
文献关键词:
郭沫若;国民革命;新国家;南下广州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邹佳良;张武军
作者机构:
西南大学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西南大学文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邹佳良;张武军-.郭沫若的南下与新国家想象)[J].文艺理论与批评,2022(05):69-80
A类:
B类:
郭沫若,新国家,南下广州,非在,瞿秋白,陈公博,轻松,命相,角力,苏俄,命关,师法,共产主义,旨归,前夕,三民主义,莫斯科,旧国,拥抱,实干,国民革命
AB值:
0.37484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