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清代畜疫流行的时空特征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文献摘要:
基于清代畜疫史料,运用GIS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清代(1644-1911年)畜疫流行的时空特征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清代畜疫流行频繁,畜疫频度高达55.60%;夏秋季节是畜疫的高发季节;畜疫流行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清后期最为严重,清前期次之,清中期相对稀少,此外,畜疫流行还存在90年左右的波动周期.2)清代畜疫流行空间分异明显,清前期,畜疫高发区位于河南省,清中期南移至湘、琼、两广交界、赣东北和浙西北地区,清后期转移至长江三角洲地区,整个清时期,畜疫流行形成长江三角洲地区和黄河中下游地区两个高发区中心以及"赣东北-湘东-两广交界-海南岛"的高发带.3)清代畜疫流行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畜疫流行对温度、降水和极端气候事件三者的联合效应敏感、显著,然而,在这三个因素中,仅极端旱涝事件与畜疫流行具有统计意义上的因果关联,极端旱涝事件是畜疫流行的重要影响因素.
文献关键词:
畜疫;时空特征;气候变化;清代(1644-1911年)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石国宁;张涛
作者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武汉43007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石国宁;张涛-.清代畜疫流行的时空特征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12):57-63
A类:
B类:
畜疫,时空特征,空间分析,数理统计分析,行频,频度,夏秋季节,清后期,清前期,期次,清中期,稀少,波动周期,行空,空间分异,高发区,南移,移至,两广,广交,赣东北,浙西,西北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清时,黄河中下游地区,湘东,海南岛,发带,极端气候事件,联合效应,旱涝,统计意义,因果关联
AB值:
0.29552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